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论文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大跨径连续梁桥抗震及减震控制研究 | 第16-19页 |
·土-结构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和试验研究 | 第19-23页 |
·考虑 SSI 的减振控制研究 | 第23页 |
·实时子结构试验技术 | 第23-24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考虑 SSI 连续梁体系地震响应的参数影响分析 | 第26-48页 |
·引言 | 第26页 |
·研究方案与数值分析模型 | 第26-34页 |
·FLAC-3D 有限差分软件简介 | 第26-28页 |
·有限差分法的理论基础概述 | 第28-29页 |
·方案概况 | 第29-30页 |
·动力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0-33页 |
·地震动输入 | 第33-34页 |
·土层参数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34-43页 |
·土层的密度 | 第34-36页 |
·土层的泊松比 | 第36-38页 |
·土层的剪切波速 | 第38-40页 |
·覆土厚度及类别 | 第40-43页 |
·小结 | 第43页 |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43-45页 |
·结构刚度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第3章 考虑 SSI三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 | 第48-72页 |
·引言 | 第48页 |
·连续梁桥的结构体系 | 第48-50页 |
·SSI 简化分析方法概述 | 第50-53页 |
·Penzien模型 | 第50-52页 |
·嵌固模型 | 第52-53页 |
·六弹簧模型 | 第53页 |
·研究方案与计算模型 | 第53-56页 |
·方案概况 | 第53-55页 |
·数值分析模型 | 第55-56页 |
·自由场分析与地震动输入 | 第56-58页 |
·大跨径连续梁桥抗震性能分析 | 第58-71页 |
·顺桥向地震响应分析 | 第58-66页 |
·横桥向地震响应分析 | 第66-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第4章 考虑SSI连续梁体系减震控制研究 | 第72-106页 |
·引言 | 第72-73页 |
·粘滞阻尼器减震控制分析 | 第73-80页 |
·模型的建立与阻尼器的模拟 | 第73页 |
·分析结果 | 第73-79页 |
·小结 | 第79-80页 |
·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研究 | 第80-94页 |
·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的构造及数值分析 | 第80-86页 |
·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试验研究 | 第86-88页 |
·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的简化计算 | 第88-94页 |
·小结 | 第94页 |
·大行程板式铅阻尼器减震控制分析 | 第94-101页 |
·模型的建立与阻尼器的模拟 | 第94-95页 |
·分析结果 | 第95-101页 |
·小结 | 第101页 |
·SSI对连续梁桥减震控制的影响分析 | 第101-104页 |
·结论 | 第104-106页 |
第5章 考虑 SSI大跨径连续梁桥振动台试验探索 | 第106-130页 |
·概述 | 第106页 |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原理简介 | 第106-108页 |
·模型试验设计 | 第108-112页 |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第108-110页 |
·测点布置与试验加载制度 | 第110-111页 |
·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实现 | 第111-112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2-128页 |
·结构动力特性 | 第112-113页 |
·一致激励 | 第113-119页 |
·行波效应 | 第119-126页 |
·减震 | 第126-128页 |
·结论 | 第128-130页 |
第6章 神经网络在振动台子结构试验中的应用 | 第130-142页 |
·概述 | 第130页 |
·神经网络模块设计 | 第130-132页 |
·试验方法的仿真分析 | 第132-138页 |
·试验系统的仿真 | 第132-135页 |
·时滞对网络预测的影响分析 | 第135-138页 |
·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时滞补偿效果的定量判别 | 第138-140页 |
·结论 | 第140-14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42页 |
结论 | 第142-143页 |
展望 | 第143-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5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2-154页 |
致谢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