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3 文献综述第14-18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18-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9-21页
        1.5.1 应用型本科院校第19页
        1.5.2 青年教师第19-21页
第2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8页
    2.1 人本管理理论及应用第21-23页
        2.1.1 人本管理理论及内涵第21-22页
        2.1.2 教师人本管理的内涵第22-23页
    2.2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及应用第23-28页
        2.2.1 职业与职业生涯第23页
        2.2.2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第23-26页
        2.2.3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第26-28页
第3章 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特点及规律第28-32页
    3.1 高校青年教师的特点第28-29页
        3.1.1 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特点第28页
        3.1.2 高校青年教师的业务特点第28-29页
        3.1.3 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特点第29页
    3.2 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第29-32页
        3.2.1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阶段划分第29-30页
        3.2.2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第30-32页
第4章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因素第32-35页
    4.1 主观因素第32-33页
        4.1.1 高尚的道德素养、坚定的教育信念第32页
        4.1.2 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知能素质第32-33页
    4.2 客观因素第33-35页
        4.2.1 国家的政策支持第33页
        4.2.2 充足的资金投入第33-34页
        4.2.3 学校的培养制度第34页
        4.2.4 和谐的工作环境第34页
        4.2.5 温馨的生活环境第34-35页
第5章 F 学院青年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分析第35-44页
    5.1 F 学院师资队伍现状第35-37页
        5.1.1 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第36页
        5.1.2 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第36-37页
    5.2 F 学院青年教师的现状第37-39页
        5.2.1 学历层次较高第37页
        5.2.2 思想活跃,工作热情高第37页
        5.2.3 教学技能欠缺第37页
        5.2.4 科研水平不高第37-38页
        5.2.5 青年教师工作量、压力大第38页
        5.2.6 青年教师对职业规划的需求强烈第38-39页
    5.3 F 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现状第39-42页
        5.3.1 培养环境第39页
        5.3.2 培养内容第39-42页
    5.4 F 学院青年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第42-44页
        5.4.1 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第42页
        5.4.2 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制度第42页
        5.4.3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第42-43页
        5.4.4 缺乏对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第43页
        5.4.5 缺乏监管机制第43页
        5.4.6 青年教师敬业精神不高,缺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第43-44页
第6章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优化策略第44-55页
    6.1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开放的人才观第44-45页
        6.1.1 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第44页
        6.1.2 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念第44-45页
    6.2 树立正确理念,加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第45-50页
        6.2.1 青年教师培养始于确定职业性向第45页
        6.2.2 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步骤第45-47页
        6.2.3 根据青年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培养计划第47-50页
    6.3 构建“双师”型青年教师培养机制,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第50-51页
        6.3.1 注重加强青年教师实践环节的理论指导第50-51页
        6.3.2 鼓励青年教师走进企业进行专业实践第51页
        6.3.3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第51页
    6.4 完善青年教师激励机制,促进青年教师自主成长第51-52页
        6.4.1 注重激发青年教师工作热情第51页
        6.4.2 完善业务培训激励机制第51-52页
        6.4.3 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第52页
    6.5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第52-55页
        6.5.1 建立合理的青年教师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第53页
        6.5.2 青年教师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运行与实施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 问卷调查第60-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层次分析法在城市街区防震减灾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与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思想之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