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双视场运动目标跟踪系统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2 本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7-18页
第二章 双视场技术研究第18-49页
    2.1 双视场的定义与特点第18-19页
    2.2 摄像头焦距范围分析第19-21页
    2.3 双视场坐标转换算法研究第21-48页
        2.3.1 摄像机模型第22-24页
        2.3.2 传统标定方法第24-28页
        2.3.3 坐标转换公式推导第28-33页
        2.3.4 实验结果第33-38页
        2.3.5 目标高度不确定性分析第38-47页
        2.3.6 像素误差分析第47-48页
    2.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三章 运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第49-63页
    3.1 经典检测算法第49-51页
        3.1.1 帧差法第49页
        3.1.2 光流法第49-50页
        3.1.3 背景消减法第50-51页
    3.2 图像形态学处理算法第51-55页
        3.2.1 基本形态学处理第51-52页
        3.2.2 连通分量提取第52-55页
    3.3 运动检测算法研究第55-61页
        3.3.1 基本检测算法的选择第55-56页
        3.3.2 连通性选择第56-57页
        3.3.3 与形态学结合的改进算法第57-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运动目标跟踪技术研究第63-75页
    4.1 卡尔曼滤波算法及其扩展第63-67页
        4.1.1 卡尔曼滤波第63-65页
        4.1.2 EKF第65-66页
        4.1.3 UKF第66页
        4.1.4 CKF第66-67页
    4.2 Mean-shift算法及其扩展第67-68页
        4.2.1 Mean-shift第67-68页
        4.2.2 CAMSHIFT第68页
    4.3 多目标情况下的跟踪算法研究第68-74页
        4.3.1 选择目标的基本算法第68-70页
        4.3.2 加入坐标转换与卡尔曼滤波的改进算法第70-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双视场运动目标跟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75-105页
    5.1 系统结构第75-76页
    5.2 硬件设备第76-77页
    5.3 软件界面设计第77-81页
    5.4 软件模块实现第81-92页
        5.4.1 初始化部分第82-83页
        5.4.2 图像采集第83-84页
        5.4.3 目标检测第84-85页
        5.4.4 目标跟踪第85-90页
        5.4.5 电机驱动第90-92页
    5.5 系统的运行与调试第92-104页
        5.5.1 实验环境布置第93-95页
        5.5.2 初始化第95-99页
        5.5.3 实时跟踪第99-102页
        5.5.4 误差来源分析第102-104页
    5.6 本章小结第104-10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5-107页
    6.1 总结第105页
    6.2 进一步的工作第105-107页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构多处理器中温度感知实时任务调度机制研究与算法设计
下一篇:宇文所安的《文赋》译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