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研究--以云南省五所高校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引言第8-2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8-10页
        一、政策背景第8-9页
        二、现实背景第9页
        三、个人缘由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页
        一、客观掌握云南省内不同类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第10页
        二、深入分析云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背后的原因第10页
        三、为云南省教育管理者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供建设性意见第10页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研究假设第10-11页
        一、研究的内容第10-11页
        二、研究假设第11页
    第四节 研究的过程设计与研究方法第11-13页
        一、研究的过程设计第11-12页
        二、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五节 文献综述第13-24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3-17页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7-24页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一、管理理论中的“人性假设”第24-25页
        二、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第25-27页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现状研究第27-40页
    第一节 云南省高校辅导员的人口学变量特征第27-29页
    第二节 云南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特征第29-38页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学校类别变量上的特征第30-31页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性别变量上的特征第31-32页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年龄变量上的特征第32-33页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学历变量上的特征第33页
        五、高校辅导员在所学专业变量上的特征第33-34页
        六、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婚姻状况变量上的特征第34-35页
        七、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政治面貌变量上的特征第35页
        八、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职称变量上的特征第35-36页
        九、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职务变量上的特征第36-37页
        十、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在从业年限变量上的特征第37-38页
    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8-40页
        一、物质认同:绝对值较好,相对值较差第38页
        二、情感认同:自我认同感较好,受他人认同感较差第38-39页
        三、发展认同:辅导员职业吸引力小,专业教师魅力大第39页
        四、角色认同:角色定位不准,角色职责不清第39-40页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偏低的成因分析第40-49页
    第一节 国家政策层面的原因第40-42页
        一、政策落实不到位是高校辅导员压力大的原因之一第40-41页
        二、政策保障不够是高校辅导员对未来缺乏信心的原因之一第41-42页
    第二节 高校管理层面的原因第42-43页
        一、科层制管理模式给辅导员带来的束缚感第42-43页
        二、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了辅导员职业压力较大第43页
        三、人文关怀不足导致辅导员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第43页
    第三节 辅导员自身层面的原因第43-49页
        一、辅导员自身需求得不到满足带来的失落感第43-45页
        二、辅导员职业自身的特殊性造成的困境第45-49页
第四章 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建议第49-58页
    第一节 国家层面第49-50页
        一、加强监督,落实相关政策第49页
        二、适当对西部高校有所倾斜,加大支持力度第49-50页
    第二节 高校层面第50-55页
        一、完善选聘机制,挑选适合的高校辅导员第50-51页
        二、坚持“用养结合”的原则,多样化培训体系和晋升机制第51-52页
        三、知人善用,发挥高校辅导员的不同潜能第52-53页
        四、改革激励机制,创造环境去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职业魅力第53-55页
    第三节 辅导员自身层面第55-58页
        一、正确看待辅导员职业,保持一颗“平常心”第55-56页
        二、增强职业情感,提升职业幸福感第56页
        三、坚持职业选择,不负最初期待第56页
        四、爱岗敬业,夯实自身专业能力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附录第63-68页
    附录 A第63-67页
    附录 B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的民族特色研究
下一篇:义符对中文动词和名词加工的促进与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