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肝肿瘤论文

非编码RNA:miR-638和MEG3的功能和转化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和缩写词说明第16-18页
前言第18-38页
    1 自噬概述第18-21页
        1.1 自噬形成过程第19-20页
        1.2 自噬检测方法第20页
        1.3 自噬与肿瘤第20-21页
    2 microRNA的研究进展第21-29页
        2.1 microRNA的生物合成第22-23页
        2.2 microRNA的生物学功能第23-24页
        2.3 microRNA靶基因的预测方法和作用模式第24-25页
        2.4 microRNA与细胞自噬第25-27页
        2.5 microRNA对自噬过程中信号通路的调控第27页
        2.6 自噬相关microRNA对肿瘤的调控第27-28页
        2.7 miR-638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第28-29页
    3 lncRNA的研究进展第29-36页
        3.1 lncRNA概述第29-30页
        3.2 lncRNA的生物学功能第30-32页
        3.3 lncRNA的高级结构预测和研究方法第32-33页
        3.4 lncRNA与肿瘤第33-34页
        3.5 lncRNA与疾病治疗第34-35页
        3.6 lncRNA(MEG3)的研究进展第35-36页
    4 立项背景与研究意义第36-38页
第一章 miR-638促进肿瘤细胞自噬研究第38-64页
    1.1 实验材料第38-42页
        1.1.1 细胞株第38页
        1.1.2 实验试剂第38-40页
        1.1.3 实验设备第40-41页
        1.1.4 相关溶液的配制第41-42页
    1.2 实验方法第42-52页
        1.2.1 细胞培养第42-43页
        1.2.2 细胞转染第43-45页
        1.2.3 蛋白样品的制备第45-46页
        1.2.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46-47页
        1.2.5 RNA样品的制备第47-49页
        1.2.6 逆转录产生cDNA第49-50页
        1.2.7 RT-qPCR实验第50-51页
        1.2.8 激光共聚焦成像实验分析自噬小体形态第51-52页
    1.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2-62页
        1.3.1 筛选研究对象第52-53页
        1.3.2 miR-638促进细胞自噬第53-58页
        1.3.3 miR-638靶基因的预测及实验验证第58-62页
    1.4 注意事项第62-63页
    1.5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二章 miR-638在肿瘤中的细胞生物学功能研究第64-72页
    2.1 实验材料第64-65页
        2.1.1 实验试剂第64页
        2.1.2 实验设备第64-65页
        2.1.3 实验对象第65页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第65-67页
        2.2.1 台盼蓝染色计数第65页
        2.2.2 克隆形成实验第65-66页
        2.2.3 细胞划痕实验第66页
        2.2.4 Transwell实验第66-67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7-70页
        2.3.1 细胞计数分析第67-68页
        2.3.2 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第68页
        2.3.3 细胞划痕实验分析第68-69页
        2.3.4 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实验分析第69-70页
    2.4 注意事项第70页
    2.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三章 MEG3的功能和转化研究第72-92页
    3.1 实验材料第72-73页
        3.1.1 细胞株第72页
        3.1.2 实验试剂第72-73页
    3.2 实验方法第73-76页
        3.2.1 细胞培养第73页
        3.2.2 肝靶向纳米复合物的筛选和制备第73-74页
        3.2.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第74-75页
        3.2.4 裸鼠移植瘤模型实验第75页
        3.2.5 肿瘤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第75-76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6-90页
        3.3.1 肝靶向阳离子聚合物的筛选和最佳氮磷比的确定第76-78页
        3.3.2 台盼蓝细胞计数第78-80页
        3.3.3 P53蛋白的表达第80-81页
        3.3.4 单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第81-82页
        3.3.5 细胞凋亡实验分析第82-84页
        3.3.6 细胞划痕实验分析第84-85页
        3.3.7 细胞Transwell实验分析第85-86页
        3.3.8 纳米复合物在器官中的分布实验第86-87页
        3.3.9 裸鼠肝细胞瘤移植实验第87-88页
        3.3.10 肿瘤组织免疫组化实验第88-89页
        3.3.11 肿瘤组织中P53和MEG3的表达第89-90页
    3.4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四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第92-96页
    4.1 本论文的结论第92-93页
    4.2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93-94页
    4.3 展望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6页
致谢第106-108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8-110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10-111页
附件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纳多级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纳米结构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对制革污染物的光电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