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微纳多级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40页
    1.1 NOx催化脱除研究进展第20-23页
        1.1.1 NOx的来源和危害第20页
        1.1.2 NOx的催化脱除技术第20-21页
        1.1.3 NO氧化催化剂第21-23页
    1.2 水体中染料脱除研究进展第23-26页
        1.2.1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第23页
        1.2.2 偶氮类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第23-24页
        1.2.3 铁基多相Fenton氧化催化剂第24-26页
    1.3 水滑石(LDHs)基材料的合成及在环境催化中的应用第26-29页
        1.3.1 LDHs的结构组成、特性和合成方法第26-27页
        1.3.2 LDHs基材料在NOx催化脱除中的应用第27-28页
        1.3.3 LDHs基材料在染料吸附脱除中的应用第28-29页
    1.4 醇盐基微纳多级结构材料的合成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9-30页
    1.5 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第30页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40页
第二章 多级结构钴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氧化NO性能研究第40-70页
    2.1 引言第40-41页
    2.2 实验部分第41-44页
        2.2.1 实验原料第41页
        2.2.2 合成第41-42页
            2.2.2.1 催化剂的制备第41-42页
            2.2.2.2 催化活性测试第42页
        2.2.3 表征方法与仪器第42-4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4-64页
        2.3.1 钴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晶体结构与表面性质第44-54页
        2.3.2 钴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催化NO氧化性能第54-58页
        2.3.3 钴基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机理第58-64页
    2.4 小结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第三章 微纳多级结构铁醇盐的制备及Fenton氧化降解偶氮染料性能研究第70-94页
    3.1 引言第70-71页
    3.2 实验部分第71-73页
        3.2.1 实验原料第71页
        3.2.2 合成第71页
        3.2.3 Fenton氧化性能测试第71-72页
            3.2.3.1 酸性橙7标准曲线的测定第71-72页
            3.2.3.2 Fenton氧化降解酸性橙7第72页
        3.2.4 表征方法与仪器第72-7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3-89页
        3.3.1 微纳多级结构Fe-EG的形貌与结构第73-78页
        3.3.2 微纳多级结构Fe-EG的形成机理第78-81页
        3.3.3 微纳多级结构Fe-EG的水解性质第81-84页
        3.3.4 微纳多级结构Fe-EG的Fenton氧化性能及机理第84-89页
    3.4 小结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4页
第四章 Fe_3O_4亚微米粒子的可控合成及形成机理研究第94-116页
    4.1 引言第94-95页
    4.2 实验部分第95-96页
        4.2.1 实验原料第95页
        4.2.2 合成第95页
        4.2.3 表征方法与仪器第95-9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6-111页
        4.3.1 不同粒径Fe_3O_4亚微米粒子的形貌、晶体结构和磁性质第96-103页
        4.3.2 Fe_3O_4亚微米粒子的形成机理第103-111页
    4.4 小结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第五章 磁性多级核壳结构γ-Fe_2O_3@MgFeAlO的制备及其偶氮染料吸附性能研究第116-140页
    5.1 引言第116-117页
    5.2 实验部分第117-120页
        5.2.1 实验试剂第117页
        5.2.2 合成第117-118页
            5.2.2.1 Fe_3O_4亚微米粒子的制备第117页
            5.2.2.2 磁性多级核壳结构前体的制备第117-118页
            5.2.2.3 磁性多级核壳结构复合氧化物的制备第118页
        5.2.3 吸附性能测试第118-119页
            5.2.3.1 刚果红标准曲线的测定第118-119页
            5.2.3.2 吸附刚果红性能测试第119页
        5.2.4 表征方法与仪器第119-120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20-135页
        5.3.1 多级核壳结构γ-Fe_2O_3@MgFexAl-LDO的晶体结构和组成第120-124页
        5.3.2 多级核壳结构γ-Fe_2O_3@MgFexAl-LDO的形貌和磁性质第124-128页
        5.3.3 多级核壳结构γ-Fe_2O_3@MgFexAl-LDO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第128-135页
    5.4 小结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0页
第六章 结论第140-142页
论文创新点第142-143页
致谢第143-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44-146页
作者简介第146页
导师简介第146-147页
附录第147-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燃料电池非铂催化剂研究
下一篇:非编码RNA:miR-638和MEG3的功能和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