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工勘测水工设计论文--地基基础及其加固论文

基于土体流变特性的库岸堆积体斜坡失稳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考虑土流变特性的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渗流对斜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3 土坡中流固耦合作用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二章 土的流变理论及流变本构模型第18-32页
    2.1 土流变现象的基本理论第18-19页
        2.1.1 遗传流变理论第18页
        2.1.2 老化流变理论第18-19页
        2.1.3 流变模型理论第19页
    2.2 土的流变本构模型第19-28页
        2.2.1 土流变的经验本构模型第19-20页
        2.2.2 构成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的基本元件第20-22页
        2.2.3 本构模型中元件的组合方式第22页
        2.2.4 斜坡的基本流变模型及流变参数的确定第22-28页
            2.2.4.1 常见的流变组合模型第22-28页
            2.2.4.2 斜坡的流变模型及流变参数的确定第28页
    2.3 影响土流变性质的相关因素第28-31页
        2.3.1 土的物质组成第28-29页
        2.3.2 土的含水量和温度变化第29页
        2.3.3 土的围压与偏应力第29-30页
        2.3.4 应力历史与加载速率第30-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基于位移准则和西元模型的斜坡失稳流变控制研究第32-41页
    3.1 斜坡失稳的时间积累效应第32-33页
    3.2 斜坡不连续面力学强度的时间效应第33-35页
    3.3 斜坡安全系数的时间效应第35-38页
    3.4 考虑土体流变特性的斜坡稳定性评判系统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三峡库区堆积体土坡滑带土流变试验研究第41-51页
    4.1 滑带土的流变试验过程第41-44页
        4.1.1 流变试验加载方法的确定第41页
        4.1.2 剪切流变试验荷载等级的确定第41-44页
            4.1.2.1 设置正应力荷载等级第41页
            4.1.2.2 设置剪切应力荷载等级第41-42页
            4.1.2.3 控制标准与试验步骤第42-44页
    4.2 试验数据分析第44-45页
    4.3 基于Burgers模型的滑带土流变方程第45-48页
        4.3.1 流变模型的选取第45-46页
        4.3.2 滑带土流变参数的识别第46页
        4.3.3 滑带土流变参数的求解第46-47页
        4.3.4 滑带土流变方程的建立第47-48页
    4.4 滑带土长期强度的确定第48-50页
    4.5 试验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岸坡的非饱和渗流规律和流固耦合作用方程第51-79页
    5.1 非饱和空隙介质渗流特性第51-55页
        5.1.1 非饱和空隙介质的达西定律第51-52页
        5.1.2 土水特征曲线第52-54页
        5.1.3 非饱和土体的渗透系数第54-55页
    5.2 非饱和渗流偏微分方程第55-57页
        5.2.1 控制方程的推导第55-56页
        5.2.2 方程的定解条件第56-57页
    5.3 非饱和渗流特性下库水与斜坡岩土的力学作用第57-62页
        5.3.1 静水压力与动水渗透压力作用第57-58页
        5.3.2 超空隙水压力效应第58页
        5.3.3 库水托浮力作用第58-59页
        5.3.4 饱和-非饱和土体的基质吸力作用第59-62页
    5.4 多孔介质渗流-应力双场的耦合作用第62-67页
        5.4.1 太沙基准三维固结原理第62-64页
        5.4.2 比奥真三维固结方程第64-67页
        5.4.3 比奥理论与太沙基原理的比较第67页
    5.5 应力场与渗流场的相互影响第67-70页
        5.5.1 渗流场影响下的应力场第67-68页
        5.5.2 应力场影响下的渗流场第68-69页
        5.5.3 流固耦合中的重点问题第69-70页
    5.6 渗流-应力耦合场的有限元方程第70-76页
        5.6.1 非饱和土的本构关系第70-71页
        5.6.2 应力场的有限元方程第71-72页
        5.6.3 渗流场的有限元方程第72-74页
        5.6.4 耦合场的有限元求解第74-76页
    5.7 土的流变强度、斜坡的渗流与斜坡稳定性三者的联系第76-77页
    5.8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六章 基于Flac3D的岸坡变形和稳定性分析第79-102页
    6.1 Flac3D简介第79-82页
        6.1.1 Flac3D求解步骤第80-81页
        6.1.2 Flac3D有限差分形式第81页
        6.1.3 Flac3D运动方程第81-82页
    6.2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82-85页
        6.2.1 模型概述第82-83页
        6.2.2 设置位移边界条件第83页
        6.2.3 确定岩土体力学参数第83-84页
        6.2.4 自然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分析第84-85页
        6.2.5 小结第85页
    6.3 Flac3D流固耦合计算原理第85-87页
        6.3.1 平衡方程第86页
        6.3.2 流固耦合运动方程第86页
        6.3.3 流固耦合本构方程第86-87页
        6.3.4 流固耦合相容方程第87页
    6.4 库水位下降条件下岸坡变形和稳定性分析第87-92页
        6.4.1 库水位下降对斜坡位移和变形的影响第87-90页
        6.4.2 库水位下降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第90-92页
    6.5 基于斜坡非线性演化机制尖点模型下的流变强度识别第92-94页
        6.5.1 尖点模型的提出和意义第92页
        6.5.2 识别过程与结果第92-94页
    6.6 工程实例验证第94-100页
        6.6.1 工程简介第94-96页
        6.6.2 库水位&岸坡位移监测数据分析与结果第96-100页
    6.7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7.1 全文总结第102-103页
    7.2 研究展望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0页
致谢第110-111页
在学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学术成果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全寿命养护维修措施研究
下一篇:动载下粘贴GFRP的环氧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受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