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1页 |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第2章 研究综述 | 第11-22页 |
·自我概念 | 第11-15页 |
·国外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 | 第11-14页 |
·国内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 | 第14-15页 |
·职业自我概念 | 第15-18页 |
·国外关于职业自我概念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国内关于职业自我概念的研究 | 第17-18页 |
·职业决策困难 | 第18-22页 |
·职业决策困难概念的研究 | 第18-19页 |
·职业决策困难测量的研究 | 第19-20页 |
·职业决策困难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0-22页 |
第3章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问卷的编制 | 第22-32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2页 |
·问卷项目的来源与筛选 | 第22-23页 |
·开放式问卷调查 | 第22页 |
·半结构式访谈 | 第22-23页 |
·国内外同类问卷中的有关条目 | 第23页 |
·第一次预测问卷的形成 | 第23页 |
·第一次预测分析 | 第23-24页 |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项目分析 | 第24页 |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4页 |
·第二次预测分析 | 第24-27页 |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项目分析 | 第25页 |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25-27页 |
·正式问卷信效度分析 | 第27-32页 |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信度分析 | 第27-28页 |
·结构效度分析 | 第28-32页 |
·相关分析 | 第28-30页 |
·验证性因子分析 | 第30-32页 |
第4章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现状研究 | 第32-43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2页 |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研究假设 | 第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页 |
·研究对象 | 第32页 |
·研究工具 | 第32页 |
·研究结果 | 第32-39页 |
·统计分析 | 第32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总体特征分析 | 第32-33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第33-39页 |
·性别 | 第33页 |
·专业 | 第33-34页 |
·年级 | 第34页 |
·独生子女 | 第34-35页 |
·生源地 | 第35页 |
·教养方式 | 第35-36页 |
·家庭经济水平 | 第36页 |
·是否接受过生涯辅导 | 第36页 |
·重要他人 | 第36-39页 |
·研究讨论 | 第39-43页 |
·关于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总体特征讨论 | 第39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在人口统计变量上差异的讨论 | 第39-43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性别差异讨论 | 第39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专业差异讨论 | 第39-40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年级差异讨论 | 第40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是否独生子女差异讨论 | 第40-41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生源地差异讨论 | 第41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教养方式差异讨论 | 第41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家庭经济水平差异讨论 | 第41-42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是否接受过生涯辅导差异讨论 | 第42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重要他人差异讨论 | 第42-43页 |
第5章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研究 | 第43-47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43页 |
·研究目的 | 第43页 |
·研究假设 | 第43页 |
·研究方法 | 第43-44页 |
·研究对象 | 第43页 |
·研究工具 | 第43-44页 |
·研究结果 | 第44-45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职业决策困难的相关分析 | 第44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职业决策困难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44-45页 |
·研究讨论 | 第45-47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职业决策困难相关分析的讨论 | 第45-46页 |
·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职业决策困难回归分析的讨论 | 第46-4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7-50页 |
·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48页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48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48页 |
·建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