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现实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11-21页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7-18页
    四、创新与不足第18-21页
第一章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21-35页
    第一节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基本概述第21-24页
        一、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第21-22页
        二、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追求第22-23页
        三、为人民服务是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第23-24页
    第二节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第24-28页
        一、马克思“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第24-25页
        二、列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第25-26页
        三、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第26-28页
    第三节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发展第28-35页
        一、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拓展与深化第28-31页
        二、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丰富与完善第31-35页
第二章 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诠释第35-43页
    第一节 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内涵第35-36页
    第二节 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的诠释第36-38页
        一、人生目的的内涵第36-37页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第37-38页
    第三节 为人民服务人生态度的诠释第38-39页
        一、人生态度的内涵第38页
        二、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乐观态度第38-39页
    第四节 为人民服务人生价值的诠释第39-43页
        一、人生价值的内涵第40页
        二、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的人生价值取向第40-43页
第三章 大学生人生观的现实观照第43-63页
    第一节 大学生人生观有悖于为人民服务所存在的现实问题第43-55页
        一、大学生在人生目的方面有悖于为人民服务人生目的所存在的问题第43-49页
            (一)人生目的多元化第43-46页
            (二)人生目的功利化第46-48页
            (三)人生目的迷惘化第48-49页
        二、大学生在人生态度方面有悖于为人民服务人生态度所存在的问题第49-52页
            (一)畏惧困难的人生态度第50-51页
            (二)消极懒惰的人生态度第51-52页
        三、大学生在人生价值方面有悖于为人民服务人生价值所存在的问题第52-55页
            (一)人生价值功利化第52-53页
            (二)价值取向物欲化第53-54页
            (三)物质生活享乐化第54-55页
    第二节 大学生人生观有悖于为人民服务现存问题的影响因素第55-61页
        一、大学生自身因素第56-57页
        二、家庭的影响因素第57-58页
        三、学校的影响因素第58-60页
        四、社会的影响因素第60-61页
    第三节 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现实意义第61-63页
第四章 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路径探析第63-75页
    第一节 优化高校的人生观教育,使大学生真正接受为人民服务思想第63-67页
        一、从“双面性”的角度,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第63-64页
        二、从“助人为乐”的深度,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第64-65页
        三、从“奉献社会”的高度,引导大学生在奉献中体验人生价值的意义第65-67页
    第二节 优化社会环境,营造为人民服务的社会氛围第67-70页
        一、利用现代媒体形成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社会舆论的震撼力第67-68页
        二、利用社会力量形成为人民服务人生观价值认同的威慑力第68-69页
        三、利用榜样示范形成为人民服务人生观价值实现的感染力第69-70页
    第三节 跟踪家庭教育,强化家庭教育对培养大学生人生观形成的积极影响第70-72页
        一、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回归到家庭教育中第70-71页
        二、加强多途径的人生观教育,建立学校与家庭的联合教育机制第71-72页
    第四节 加强自我教育,在实践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第72-75页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理论修养第72-73页
        二、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形成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第73-75页
结语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第81-85页
致谢第85-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以闽西、闽南地区高校为例
下一篇: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友善观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