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引言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2.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14页 |
1.3 本文不足及可能存在特色之处 | 第14-16页 |
1.3.1 本文存在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1.3.2 本文可能存在的特色之处 | 第15-16页 |
2 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6-24页 |
2.1 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 | 第16-17页 |
2.1.1 资本价值理论 | 第16页 |
2.1.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 第16页 |
2.1.3 MM理论 | 第16-17页 |
2.1.4 EVA理论 | 第17页 |
2.2 国内外在企业价值评估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8页 |
2.3 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 第18-21页 |
2.3.1 股利贴现模型 | 第18-19页 |
2.3.2 股权自由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 第19-20页 |
2.3.3 相对估值法 | 第20-21页 |
2.4 以EVA理论为基础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型 | 第21-24页 |
2.4.1 EVA基本概念 | 第21页 |
2.4.2 EVA计算公式 | 第21-22页 |
2.4.3 EVA价值评估模型隐含的假设条件 | 第22页 |
2.4.4 EVA价值评估模型 | 第22-24页 |
3 商业银行EVA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第24-31页 |
3.1 关于EVA文献综述 | 第24-25页 |
3.1.1 国外相关方面 | 第24页 |
3.1.2 国内相关方面 | 第24-25页 |
3.2 我国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特点 | 第25-27页 |
3.2.1 商业银行经营特殊特殊性分析 | 第25-26页 |
3.2.2 商业银行价值评估特殊性 | 第26-27页 |
3.3 商业银行EVA的计算 | 第27-29页 |
3.3.1 上市商业银行调整后NOPAT的确定 | 第27-28页 |
3.3.2 商业银行调整后的资本总额计算 | 第28-29页 |
3.3.3 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测算 | 第29页 |
3.3.4 商业银行EVA计算 | 第29页 |
3.4 商业银行EVA价值评估模型 | 第29-31页 |
3.4.1 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 | 第29-30页 |
3.4.2 EVA估值模型 | 第30-31页 |
4 基于EVA价值模型的中国工商银行企业价值评估 | 第31-39页 |
4.1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 | 第31-32页 |
4.1.1 国内经营业绩方面 | 第31-32页 |
4.1.2 国外经营及综合经营业绩方面 | 第32页 |
4.2 工商银行历史绩效分析 | 第32-35页 |
4.2.1 税后净营业利润分析 | 第32-33页 |
4.2.2 资本总额分析 | 第33-34页 |
4.2.3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分析 | 第34页 |
4.2.4 工商银行历史EVA计算 | 第34-35页 |
4.3 工商银行企业价值的评估 | 第35-39页 |
4.3.1 两阶段EVA对工商银行企业价值评估 | 第36页 |
4.3.2 工商银行价值评估与分析 | 第36-39页 |
5 目前商业银行在企业价值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39-42页 |
5.1 商业银行传统价值评估指标与EVA指标的比较分析 | 第39页 |
5.2 商业银行EVA模型的局限性 | 第39-40页 |
5.3 商业银行价值评估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 第40-42页 |
5.3.1 基于EVA深入推进绩效考评改革 | 第40页 |
5.3.2 做实资产质量,突出防控信用风险 | 第40页 |
5.3.3 积极参与供给侧改革,提升实体经济服务实效 | 第40-41页 |
5.3.4 营造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 第41-42页 |
6 结论与应用意义 | 第42-43页 |
6.1 结论 | 第42页 |
6.2 应用意义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件 | 第47-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