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1 银行国际化文献综述第11-12页
        1.2.2 银行经营绩效研究综述第12-13页
        1.2.3 国际化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研究综述第13-14页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框架第15页
        1.3.3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第16-17页
        1.4.1 本文可能创新点第16页
        1.4.2 研究中的不足第16-17页
第2章 银行国际化与经营绩效的理论分析第17-20页
    2.1 银行国际化相关概念第17页
        2.1.1 银行国际化行为定义第17页
        2.1.2 商业银行国际化界定第17页
    2.2 银行国际化对经营绩效影响机理分析第17-20页
        2.2.1 内部化理论第17-18页
        2.2.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第18页
        2.2.3 引导效应理论第18-19页
        2.2.4 规模经济理论第19-20页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经营绩效现状与问题分析第20-32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背景第20-24页
        3.1.1 我国银行业崛起提供跨国发展基础第20页
        3.1.2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助力银行业跨国发展第20-21页
        3.1.3 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政策成为发展依托第21-23页
        3.1.4 对外开放与金融危机提供转折发展机遇第23-24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第24-27页
        3.2.1 境外分布区位拓展,但整体布局相对滞后第24-26页
        3.2.2 业务范围扩大,但业务多元化不足第26页
        3.2.3 经营模式相对落后,风险防范有待加强第26-27页
    3.3 我国银行国际化发展经营绩效现状第27-30页
        3.3.1 国际化发展整体绩效第27页
        3.3.2 海外资产扩张增速强劲第27-29页
        3.3.3 海外利润增长贡献度有限第29-30页
    3.4 我国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第30-32页
        3.4.1 战略定位不清晰影响国际化持续发展第30-31页
        3.4.2 政治因素影响银行追逐利润第31页
        3.4.3 本土化人才缺乏影响综合管理能力第31-32页
第4章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第32-36页
    4.1 美国银行业国际化经验与启示第32-33页
        4.1.1 美国银行业国际化历史发展时间长、波动大第32页
        4.1.2 银行国际化需要目光长远的战略与评价第32-33页
    4.2 日本银行业国际化经验与启示第33-34页
        4.2.1 日本银行业海外扩张与经营绩效提升第33页
        4.2.2 增强盈利性需提升非利息收入,注重地方业务发展第33-34页
    4.3 澳洲银行业国际化经验与启示第34-36页
        4.3.1 澳洲银行业国际化路径选择与本土化经验第34页
        4.3.2 银行国际化需量力而行,学习当地先进经验第34-36页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对经营绩效影响——实证研究第36-45页
    5.1 研究假设第36页
    5.2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取第36-39页
        5.2.1 变量选取与度量第36-38页
        5.2.2 变量描述性统计第38-39页
    5.3 模型设定第39-41页
        5.3.1 面板数据模型第39-40页
        5.3.2 本文模型设计第40-41页
    5.4 实证分析第41-45页
        5.4.1 因子分析度量经营绩效第41-44页
        5.4.2 模型回归与结果分析第44-45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45-50页
    6.1 研究结论第45-46页
    6.2 对策建议第46-48页
        6.2.1 制定合理扩张战略,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第46-47页
        6.2.2 注重人才及综合管理,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第47-48页
        6.2.3 提供创新产品服务,探索独特发展模式第48页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投资者有限关注行为与我国创业板IPO超额收益的研究
下一篇:金融排斥的人口学特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