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原因 | 第13-14页 |
1.2.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后果 | 第14-17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9-21页 |
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理论概述 | 第21-29页 |
2.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概念 | 第21-23页 |
2.1.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界定 | 第21页 |
2.1.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 | 第21-23页 |
2.2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方式 | 第23-24页 |
2.2.1 吸收合并 | 第23页 |
2.2.2 新设合并 | 第23-24页 |
2.2.3 会计师事务所集团 | 第24页 |
2.3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资源整合 | 第24-26页 |
2.3.1“强弱合并”的资源整合 | 第24-25页 |
2.3.2“强强合并”的资源整合 | 第25-26页 |
2.4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基础理论 | 第26-29页 |
2.4.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6页 |
2.4.2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6-27页 |
2.4.3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7-29页 |
3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案例介绍 | 第29-33页 |
3.1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及其被并购方的简介 | 第29-30页 |
3.1.1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 | 第29页 |
3.1.2 被并购方的简介 | 第29-30页 |
3.2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情况 | 第30-33页 |
3.2.1 并购香港何锡麟会计师行 | 第30-31页 |
3.2.2 并购中兴宇会计师事务所 | 第31页 |
3.2.3 并购四川君和会计师事务所 | 第31-32页 |
3.2.4 并购江苏天华大彭会计师事务所 | 第32-33页 |
4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成效 | 第33-50页 |
4.1 合并对信永中和收入的影响 | 第33-40页 |
4.1.1 合并对信永中和总收入的影响 | 第33-34页 |
4.1.2 合并对信永中和师均收入的影响 | 第34-35页 |
4.1.3 合并对信永中和市场份额的影响 | 第35-36页 |
4.1.4 合并对信永中和审计收费的影响 | 第36-40页 |
4.2 合并对信永中和客户结构的影响 | 第40-45页 |
4.2.1 合并对信永中和客户数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4.2.2 合并对信永中和客户资产结构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3 合并对信永中和客户流动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 合并对信永中和审计服务质量的影响 | 第45-50页 |
4.3.1 合并对信永中和发表非标审计意见频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2 合并对信永中和客户公司发生财务重述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3 合并对信永中和客户的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影响 | 第48-50页 |
5 研究结论与启示 | 第50-5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0-52页 |
5.1.1 信永中和取得的积极合并成效 | 第50-51页 |
5.1.2 信永中和取得的消极合并成效 | 第51页 |
5.1.3 合并对象选择对合并成效的影响 | 第51-52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52-55页 |
5.2.1 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本土所合并过程中的监督 | 第52-53页 |
5.2.2 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合并对象和合并过程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