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1.1 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 第12-23页 |
1.1.1 远缘杂交与植物多倍化进程 | 第12-13页 |
1.1.2 植物异源多倍体中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化 | 第13-17页 |
1.1.3 基因的剂量平衡效应 | 第17-19页 |
1.1.4 芸薹属多倍体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2 植物单体异附加系的研究概况 | 第23-27页 |
1.2.1 单体异附加系 | 第23页 |
1.2.2 芸薹属植物单体异附加系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2.3 单体异附加系的培育 | 第24-25页 |
1.2.4 单体异附加系的鉴定 | 第25-26页 |
1.2.5 单体附加系的应用 | 第26-27页 |
1.3 RNA-Seq简介 | 第27-28页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8-30页 |
2 剂量平衡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进化意义 | 第30-48页 |
2.1 前言 | 第3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4页 |
2.3.1 表型和细胞学鉴定 | 第32-34页 |
2.3.2 不同基因组剂量材料的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情况分析 | 第34-35页 |
2.3.3 基因组剂量改变对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分析 | 第35-36页 |
2.3.4 基因表达量与剂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2.3.5 基因表达的剂量依赖型和非依赖型基因 | 第37-39页 |
2.3.6 剂量依赖型和非依赖型基因的生物学特征 | 第39-41页 |
2.3.7 剂量平衡调节的顺式(cis)和反式(trans)调控作用 | 第41-42页 |
2.3.8 剂量依赖型和非依赖型基因的蛋白质互作情况 | 第42-44页 |
2.4 讨论 | 第44-47页 |
2.4.1 基因剂量变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4-45页 |
2.4.2 剂量变化引起的基因表达的剂量补偿效应 | 第45-46页 |
2.4.3 剂量平衡在植物多倍化进程中意义 | 第46-47页 |
2.5 总结与展望 | 第47-48页 |
3 甘蓝-黑芥单体异附加系的创建及分析 | 第48-71页 |
3.1 前言 | 第48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8-56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48-49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9-5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56-64页 |
3.3.1 单体异附加系的创建 | 第56-58页 |
3.3.2 外源染色体的传递率分析 | 第58页 |
3.3.3 回交后代及单体异附加系的细胞学分析 | 第58-62页 |
3.3.4 黑芥B基因组r DNA位点定位 | 第62页 |
3.3.5 单体异附加系的表型分析 | 第62-64页 |
3.4 讨论 | 第64-70页 |
3.4.1 基因组亲缘关系与外源染色体的传递率 | 第65-68页 |
3.4.2 黑芥相关性状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第68-69页 |
3.4.3 甘蓝-黑芥单体异附加系的潜在应用 | 第69-70页 |
3.5 总结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90页 |
附录A | 第90-110页 |
附录B | 第110-111页 |
致谢 | 第111-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