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50页 |
1.1 超分子化学和配位聚合物 | 第15-16页 |
1.2 Ag-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的发展及应用 | 第16-18页 |
1.3 Ag-配合物结构的多样性 | 第18-22页 |
1.3.1 1D结构的Ag-配合物 | 第19-20页 |
1.3.2 2D结构的Ag-配合物 | 第20-21页 |
1.3.3 3D结构Ag-配合物 | 第21-22页 |
1.4 配体对Ag-配合物结构的影响 | 第22-25页 |
1.4.1 配体的刚性 | 第23-24页 |
1.4.2 配体的长度和角度 | 第24-25页 |
1.4.3 阴离子效应 | 第25页 |
1.5 Ag-配位聚合物分子中的超分子弱作用 | 第25-28页 |
1.6 Ag-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8-30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设计思路 | 第30-31页 |
1.8 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50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50-55页 |
2.1 实验的试剂和规格 | 第50-51页 |
2.2 使用的酸性配体和中性配体的结构和简称 | 第51-52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52-53页 |
2.4 X-射线单晶衍射测试与分析方法 | 第53页 |
2.5 XRD粉末衍射方法 | 第53-54页 |
2.6 电极的前处理 | 第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5页 |
第三章 4,4’-联吡啶桥连的2-硝基对苯二甲酸-银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研究 | 第55-94页 |
第一节 2-硝基对苯二甲酸-银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研究 | 第55-76页 |
3.1.1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3.1.1.1 配位聚合物1-5的合成和红外表征 | 第55-57页 |
3.1.1.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7页 |
3.1.2 结果与讨论 | 第57-74页 |
3.1.2.1 合成分析 | 第57-58页 |
3.1.2.2 晶体结构分析 | 第58-69页 |
3.1.2.3 纯度分析 | 第69页 |
3.1.2.4 热稳定性分析 | 第69-70页 |
3.1.2.5 紫外吸收光谱 | 第70-71页 |
3.1.2.6 荧光性质 | 第71-72页 |
3.1.2.7 电催化过氧化氢行为的研究 | 第72-74页 |
3.1.3 本节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二节 含超氧键的2-硝基对苯二甲酸-银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研究 | 第76-88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3.2.1.1 配位聚合物6-7的合成和红外表征 | 第76-77页 |
3.2.1.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77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77-88页 |
3.2.2.1 合成分析 | 第77-78页 |
3.2.2.2 结构分析 | 第78-82页 |
3.2.2.3 XRD粉末衍射分析 | 第82-83页 |
3.2.2.4 热稳定性分析 | 第83-84页 |
3.2.2.5 荧光性质分析 | 第84-85页 |
3.2.2.6 电化学行为研究 | 第85-86页 |
3.2.2.7 电催化还原过氧化氢的研究 | 第86-88页 |
3.2.2.8 本节小结 | 第8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第四章 二吡啶基乙烯参与配位的对苯二甲酸-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 | 第94-120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94-97页 |
4.1.1 配位聚合物8-13的合成和红外表征 | 第94-96页 |
4.1.2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96-97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97-114页 |
4.2.1 合成分析 | 第97-98页 |
4.2.2 结构分析 | 第98-107页 |
4.2.3 粉末衍射分析 | 第107页 |
4.2.4 配合物8-11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107-108页 |
4.2.5 UV吸收光谱分析 | 第108-109页 |
4.2.6 荧光分析 | 第109-111页 |
4.2.7 电化学性质 | 第111页 |
4.2.8 修饰电极催化还原过氧化氢 | 第111-11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0页 |
第五章 1,4-二吡唑基甲基苯为辅助配体的2-硝基对苯二甲酸-银配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电子光谱和电化学性质 | 第120-144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120-124页 |
5.1.1 bpmb配体的合成 | 第120-121页 |
5.1.2 配合物12-15的合成 | 第121-122页 |
5.1.3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122-124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124-138页 |
5.2.1 合成分析 | 第124-125页 |
5.2.2 结构分析 | 第125-130页 |
5.2.3 XRD分析 | 第130-131页 |
5.2.4 热稳定性分析 | 第131-132页 |
5.2.5 IR分析 | 第132-133页 |
5.2.6 固体紫外分析 | 第133页 |
5.2.7 固体荧光分析 | 第133-135页 |
5.2.8 电化学性质分析 | 第135页 |
5.2.9 修饰电极催化还原过氧化氢 | 第135-13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4页 |
第六章 由1,4-二吡唑基甲基苯参与的磺基苯甲酸-银配合物的结构多样性及催化行为研究 | 第144-171页 |
6.1 实验部分 | 第144-147页 |
6.1.1 配合物16-20的合成 | 第144-146页 |
6.1.2 催化苯甲硫醚氧化实验 | 第146-147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147-166页 |
6.2.0 合成分析 | 第147-148页 |
6.2.1 结构分析 | 第148-158页 |
6.2.2 纯度分析 | 第158-159页 |
6.2.3 热稳定性分析 | 第159-160页 |
6.2.4 紫外分析 | 第160-161页 |
6.2.5 荧光分析 | 第161-162页 |
6.2.6 催化性质 | 第162-166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1页 |
第七章 氮桥连配体参与的新型磺基水杨酸-银配合物的结构多样性及催化行为的研究 | 第171-194页 |
7.1 实验部分 | 第171-173页 |
7.1.1 配合物21-24的合成 | 第171-173页 |
7.1.2 催化苯甲硫醚氧化实验 | 第173页 |
7.2 结果与讨论 | 第173-188页 |
7.2.0 合成分析 | 第173-175页 |
7.2.1 结构分析 | 第175-182页 |
7.2.2 纯度分析 | 第182-183页 |
7.2.3 热稳定性分析 | 第183-184页 |
7.2.4 紫外分析 | 第184-185页 |
7.2.5 荧光分析 | 第185-186页 |
7.2.6 催化性质 | 第186-188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88-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194页 |
第八章 三苯基膦参与的芳香二羧酸-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第194-215页 |
8.1 实验部分 | 第194-198页 |
8.1.1 配合物的合成 | 第194-196页 |
8.1.2 催化反应 | 第196-198页 |
8.2 结果与讨论 | 第198-210页 |
8.2.1 合成分析 | 第198-199页 |
8.2.2 结构分析 | 第199-204页 |
8.2.3 粉末衍射分析 | 第204-205页 |
8.2.4 热稳定性分析 | 第205-206页 |
8.2.5 荧光分析 | 第206-209页 |
8.2.5.1 固体荧光性质 | 第207-208页 |
8.2.5.2 液体荧光性质 | 第208-209页 |
8.2.6 液体紫外 | 第209页 |
8.2.7 催化性质 | 第209-210页 |
8.3 本章小结 | 第210-21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1-215页 |
第九章 氮桥连配体参与的3-硝基邻苯二甲酸-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 第215-228页 |
9.1 实验部分 | 第215-217页 |
9.1.1 配合物的合成 | 第215-216页 |
9.1.2 催化实验 | 第216-217页 |
9.2 结果分析 | 第217-224页 |
9.2.1 结构分析 | 第217-220页 |
9.2.2 热稳定性分析 | 第220-221页 |
9.2.3 紫外分析 | 第221-222页 |
9.2.4 荧光分析 | 第222-223页 |
9.2.5 催化性质 | 第223-224页 |
9.3 本章小结 | 第224-2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25-228页 |
第十章 苯甲酸衍生物-银配合物的合成和结构特点 | 第228-241页 |
10.1 实验部分 | 第228-231页 |
10.1.1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第228-231页 |
10.2 结果分析 | 第231-240页 |
10.2.1 结构分析 | 第231-237页 |
10.2.2 纯度分析 | 第237页 |
10.2.3 热稳定性分析 | 第237-238页 |
10.2.4 固体紫外分析 | 第238-239页 |
10.2.5 荧光性质 | 第239-240页 |
10.3 本章小结 | 第240-241页 |
参考文献 | 第241-243页 |
论文总结 | 第243-244页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244-245页 |
致谢 | 第2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