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TABLE OF CONTENTS | 第15-19页 |
图目录 | 第19-22页 |
表目录 | 第22-23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23-26页 |
1 绪论 | 第26-42页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27-40页 |
1.2.1 层状地基动力响应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 第27-30页 |
1.2.2 结构-层状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算法 | 第30-36页 |
1.2.3 数值方法小结 | 第36-37页 |
1.2.4 相邻基础动力相互作用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第37-38页 |
1.2.5 集总参数模型的发展与现状 | 第38-4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40-42页 |
2 各向同性层状地基动力响应求解 | 第42-77页 |
2.1 引言 | 第42-43页 |
2.2 基本方程 | 第43-49页 |
2.3 精细积分算法 | 第49-53页 |
2.3.1 典型层系数矩阵微分方程 | 第49-51页 |
2.3.2 微细薄层系数矩阵的求解 | 第51-52页 |
2.3.3 相邻地基层的合并方程 | 第52-53页 |
2.4 频率-波数域内地基表面动力柔度矩阵 | 第53-54页 |
2.5 层状地基表面格林函数的求解 | 第54-63页 |
2.5.1 广义平面波动问题 | 第54-59页 |
2.5.2 三维波动问题 | 第59-63页 |
2.6 明置基础动力刚度矩阵 | 第63-69页 |
2.6.1 条带基础 | 第63-65页 |
2.6.2 任意形状基础 | 第65-69页 |
2.7 数值算例 | 第69-75页 |
2.7.1 刚性条带基础置于层状半无限地基表面 | 第69页 |
2.7.2 刚性条带基础置于底部为刚性基岩的单层地基表面 | 第69-70页 |
2.7.3 刚性条带基础置于多层半无限地基之上 | 第70-71页 |
2.7.4 刚性方形基础置于层状半无限弹性地基之上 | 第71-73页 |
2.7.5 刚性圆盘基础置于多层地基表面 | 第73-75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3 各向异性层状地基动力响应求解 | 第77-107页 |
3.1 引言 | 第77-78页 |
3.2 基本方程 | 第78-86页 |
3.2.1 广义平面波动问题 | 第78-81页 |
3.2.2 三维波动问题 | 第81-84页 |
3.2.3 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84-86页 |
3.3 精细积分算法 | 第86-89页 |
3.3.1 典型层系数矩阵微分方程 | 第86-87页 |
3.3.2 微细薄层系数矩阵的求解 | 第87-88页 |
3.3.3 相邻地基层的合并方程 | 第88-89页 |
3.4 频率-波数域内动力柔度矩阵 | 第89-90页 |
3.5 层状地基格林函数的求解 | 第90-98页 |
3.5.1 广义平面波动问题 | 第90-95页 |
3.5.2 三维波动问题 | 第95-98页 |
3.6 数值算例 | 第98-106页 |
3.6.1 刚性条带基础置于横观各向同性半无限地基表面 | 第98-100页 |
3.6.2 刚性条带基础置于单层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之上 | 第100-101页 |
3.6.3 刚性条带基础置于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地基之上 | 第101-103页 |
3.6.4 刚性方形基础置于横观各向同性半无限地基之上 | 第103-106页 |
3.6.5 刚性方形基础置于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半无限地基之上 | 第10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4 开挖基础动力刚度求解 | 第107-137页 |
4.1 引言 | 第107-108页 |
4.2 频率-波数域内动力柔度矩阵 | 第108-110页 |
4.3 频率-空间域内格林函数求解 | 第110-127页 |
4.3.1 各向同性层状地基 | 第110-117页 |
4.3.2 各向异性层状地基 | 第117-127页 |
4.4 容积法 | 第127-128页 |
4.5 数值算例 | 第128-136页 |
4.5.1 刚性条带基础埋置于各向同性半无限地基内 | 第128-130页 |
4.5.2 刚性条带基础埋置于多层各向同性地基之内 | 第130-131页 |
4.5.3 圆柱基础埋置于层状地基之内 | 第131-134页 |
4.5.4 刚性条带基础埋置于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之内 | 第134页 |
4.5.5 刚性条带基础埋置于多层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之内 | 第134-135页 |
4.5.6 圆柱基础埋置于多层横观各向同性半无限地基之内 | 第135-13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36-137页 |
5 相邻基础动力响应求解与分析 | 第137-162页 |
5.1 引言 | 第137页 |
5.2 相邻基础动力刚度矩阵 | 第137-144页 |
5.2.1 相邻条带基础 | 第138-141页 |
5.2.2 相邻任意形状基础 | 第141-144页 |
5.3 数值算例 | 第144-160页 |
5.3.1 两相邻条带基础置于层状半无限地基之上 | 第144-151页 |
5.3.2 层状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上相邻基础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 第151页 |
5.3.3 均质半无限地基之上相邻方形基础动力相互作用 | 第151-153页 |
5.3.4 层状地基上相邻方形基础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 第153-158页 |
5.3.5 层状地基各向异性对相邻基础动力相互作用影响 | 第158-1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60-162页 |
6 基础底部地基应力响应的求解 | 第162-176页 |
6.1 引言 | 第162页 |
6.2 刚性基础底部应力分布求解 | 第162-164页 |
6.2.1 刚性条带基础 | 第162-163页 |
6.2.2 任意形状刚性基础 | 第163-164页 |
6.3 数值算例 | 第164-175页 |
6.3.1 刚性条带基础 | 第164-168页 |
6.3.2 任意形状刚性基础 | 第168-17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75-176页 |
7 结构-层状地基动力相互作用时域解 | 第176-190页 |
7.1 引言 | 第176-177页 |
7.2 混合变量方法 | 第177-184页 |
7.2.1 离散动力刚度矩阵的有理近似 | 第177-179页 |
7.2.2 时域方程的建立 | 第179-184页 |
7.3 精细积分时程法 | 第184-186页 |
7.3.1 一阶线性常微分齐次方程的解 | 第184-185页 |
7.3.2 指数矩阵的精细积分算法 | 第185页 |
7.3.3 非齐次方程的解 | 第185-186页 |
7.4 数值算例 | 第186-189页 |
7.4.1 方环形基础置于半无限地基之上 | 第186-187页 |
7.4.2 刚性方形基础置于半无限地基之上 | 第187-188页 |
7.4.3 圆盘基础置于层状地基之上 | 第188-189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89-190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190-193页 |
8.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90-191页 |
8.2 创新点摘要 | 第191-192页 |
8.3 展望 | 第192-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93-20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207-210页 |
致谢 | 第210-211页 |
作者简介 | 第211-2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