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7页 |
1.1 镁及镁合金简述 | 第10-13页 |
1.1.1 镁的性质 | 第10-11页 |
1.1.2 镁合金的特性 | 第11-12页 |
1.1.3 镁合金的应用 | 第12页 |
1.1.4 镁合金的局限性 | 第12-13页 |
1.2 镁的合金化 | 第13-15页 |
1.2.1 镁的合金化期望 | 第13-14页 |
1.2.2 稀土元素在镁合金中的作用 | 第14-15页 |
1.3 相图及其测定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相图的概述 | 第15页 |
1.3.2 相图的实验测定方法 | 第15-17页 |
1.3.2.1 扩散偶法 | 第16-17页 |
1.3.2.2 合金淬冷法 | 第17页 |
1.4 Mg-TM(TM=Cu,Ni,)-Gd相关体系相图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4.1 Mg-Cu相图研究 | 第17-18页 |
1.4.2 Mg-Ni相图研究 | 第18-19页 |
1.4.3 Mg-Gd相图研究 | 第19-20页 |
1.5 镁合金中的长周期有序结构 | 第20-25页 |
1.5.1 LPSO结构概述 | 第20-21页 |
1.5.2 影响LPSO相形成的因素 | 第21-22页 |
1.5.3 长周期有序堆垛结构的形成机理 | 第22-23页 |
1.5.4 不同类型的长周期堆垛有序(LPSO)结构 | 第23-25页 |
1.6 本研究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1.6.1 研究意义 | 第25-26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实验原理与分析 | 第27-34页 |
2.1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7页 |
2.2 实验合金制备 | 第27-31页 |
2.2.1 合金成分的选择 | 第27-30页 |
2.2.1.1 Mg-Cu-Gd系合金成分的选定 | 第28-29页 |
2.2.1.2 Mg-Ni-Gd系合金成分的选定 | 第29-30页 |
2.2.2 实验合金熔炼 | 第30页 |
2.2.3 合金的平衡处理 | 第30-31页 |
2.3 实验研究方法及原理 | 第31-34页 |
2.3.1 金相组织分析 | 第31-32页 |
2.3.2 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 | 第32页 |
2.3.3 扫描电镜组织分析及能谱分析 | 第32页 |
2.3.4 差热分析 | 第32-34页 |
第3章 Mg-Cu-Gd系合金的相平衡与相转变分析 | 第34-49页 |
3.1 Mg-Cu-Gd系富镁合金铸态组织分析 | 第34-35页 |
3.2 Mg-Cu-Gd系富镁合金的相平衡 | 第35-40页 |
3.2.1 Mg-Cu-Gd系富镁合金425℃的相平衡 | 第35-36页 |
3.2.2 Mg-Cu-Gd系富镁合金445℃的相平衡 | 第36-39页 |
3.2.3 Mg-Cu-Gd系富镁合金460℃的相平衡 | 第39-40页 |
3.3 Mg-Cu-Gd系富镁区域的等温截面图 | 第40-43页 |
3.3.1 Mg-Cu-Gd系富镁角平衡相的成分分析 | 第40-42页 |
3.3.2 Mg-Cu-Gd系富镁角等温截面图的确定 | 第42-43页 |
3.4 Mg-Cu-Gd系合金DSC分析 | 第43-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Mg-Ni-Gd系合金的相平衡与相转变分析 | 第49-62页 |
4.1 Mg-Ni-Gd系富镁合金铸态组织分析 | 第49-50页 |
4.2 Mg-Ni-Gd系富镁合金的相平衡 | 第50-54页 |
4.2.1 Mg-Ni-Gd系富镁合金450℃的相平衡 | 第50-52页 |
4.2.2 Mg-Ni-Gd系富镁合金490℃的相平衡 | 第52-54页 |
4.3 Mg-Ni-Gd系富镁区域的等温截面图 | 第54-56页 |
4.3.1 Mg-Ni-Gd系富镁角平衡相的成分分析 | 第54-55页 |
4.3.2 Mg-Ni-Gd系富镁角等温截面图的确定 | 第55-56页 |
4.4 Mg-Ni-Gd系合金DSC分析 | 第56-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