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4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企业孵化器的概述 | 第14-26页 |
2.1 企业孵化器的概念与分类 | 第14-16页 |
2.1.1 孵化器的概念 | 第14页 |
2.1.2 孵化器的分类 | 第14-16页 |
2.2 企业孵化器的基本功能及重要作用 | 第16-20页 |
2.2.1 企业孵化器的基本功能 | 第16-17页 |
2.2.2 企业孵化器的作用 | 第17-20页 |
2.3 企业孵化器的优劣势分析 | 第20-22页 |
2.3.1 孵化器的优势分析 | 第20-21页 |
2.3.2 孵化器存在的缺陷分析 | 第21-22页 |
2.4 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 | 第22-26页 |
2.4.1 企业孵化器的产生 | 第22页 |
2.4.2 国际孵化器的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2.4.3 我国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沈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本状况 | 第26-37页 |
3.1 沈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3.2 沈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本情况 | 第27-29页 |
3.2.1 沈阳市国家级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情况 | 第27-29页 |
3.2.2 沈阳市各区、县(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分布情况 | 第29页 |
3.3 沈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据对比分析 | 第29-32页 |
3.3.1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规模迅速扩张 | 第29-31页 |
3.3.2 孵化器类型增加,投资主体多元化 | 第31页 |
3.3.3 在孵企业从业人员学历水平逐年提高 | 第31-32页 |
3.3.4 在孵企业的经营情况较好 | 第32页 |
3.3.5 政府孵化器专项资金的投入情况 | 第32页 |
3.4 沈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特点 | 第32-34页 |
3.5 沈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典型例子 | 第34-37页 |
3.5.1 沈阳市高科技创业中心 | 第34页 |
3.5.2 东北大学科技园 | 第34-35页 |
3.5.3 沈阳动漫研发与软件外包孵化器 | 第35页 |
3.5.4 沈阳工业大学科技园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沈阳市与国内副省级城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比较分析 | 第37-49页 |
4.1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规模对比 | 第37-38页 |
4.1.1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 | 第37页 |
4.1.2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面积 | 第37-38页 |
4.2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资金投入情况对比 | 第38-39页 |
4.3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成果转化情况对比 | 第39-40页 |
4.3.1 在孵企业获得知识产权情况 | 第39页 |
4.3.2 在孵企业获得各类科技计划的情况 | 第39-40页 |
4.4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优惠政策对比 | 第40-45页 |
4.5 与副省级城市对比结论 | 第45-46页 |
4.6 国内重点城市孵化器发展趋势及建设特点 | 第46-49页 |
4.6.1 集中建设并形成聚集是孵化器建设的标志 | 第46页 |
4.6.2 政府主导及投入是孵化器建设的趋势 | 第46-47页 |
4.6.3 专业服务平台是孵化器建设的核心 | 第47页 |
4.6.4 优雅环境是孵化器引人留人的关键 | 第47-48页 |
4.6.5 贷款筹资及自我建设是孵化器建设的主要方式 | 第48页 |
4.6.6 自我赢利是政府投资孵化器的内在驱动力 | 第48页 |
4.6.7 因地制宜是孵化器建设的显著特征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沈阳市科技孵化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49-55页 |
5.1 存在的问题 | 第49-52页 |
5.1.1 运行机制方面 | 第49页 |
5.1.2 政府行为方面 | 第49-50页 |
5.1.3 孵化器资源方面 | 第50页 |
5.1.4 管理能力方面 | 第50页 |
5.1.5 功能认知方面 | 第50-51页 |
5.1.6 运营管理方面 | 第51页 |
5.1.7 服务能力方面 | 第51-52页 |
5.1.8 其他方面 | 第52页 |
5.2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52-55页 |
5.2.1 历史影响因素 | 第52-53页 |
5.2.2 对孵化器的认识不足 | 第53页 |
5.2.3 有限资源和孵化范围过大的矛盾 | 第53-54页 |
5.2.4 孵化器管理行为与市场行为失调 | 第54-55页 |
第六章 沈阳市科技孵化器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5-62页 |
6.1 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孵化器事业的支持 | 第55-57页 |
6.1.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孵化器的认识 | 第55页 |
6.1.2 加强理论研究,科学规划孵化器建设和发展 | 第55-56页 |
6.1.3 加强政策引导,对孵化器实行科学的规范化管理 | 第56-57页 |
6.2 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孵化器的制度和能力建设 | 第57-62页 |
6.2.1 推进孵化器产权的多元化 | 第57页 |
6.2.2 完善企业进入选择机制 | 第57-58页 |
6.2.3 完善在孵企业毕业机制 | 第58页 |
6.2.4 引进内部竞争机制,淘汰不合格的创业企业 | 第58页 |
6.2.5 准确定位,分级开展孵化服务 | 第58-60页 |
6.2.6 提高资源组织能力,有效整合服务资源 | 第60页 |
6.2.7 拓宽和健全融资渠道,建立创业投融资体系 | 第60-61页 |
6.2.8 建立和完善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第61-6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