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辽、金(916~1234年)论文--金(女真)(1115~1234年)论文

伪齐政权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2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2-21页
    三、论文架构与研究思路第21-23页
第一章 “伪政权”的概念界定及其在历史中的罕见性第23-35页
    第一节 古人对“伪”政权的认定第23-26页
    第二节 “伪政权”概念的界定第26-28页
    第三节 伪政权在历史上的罕见性第28-33页
        一、石晋政权:伪政权乎?第28-30页
        二、金帐汗国如何统治罗斯诸公国:是否扶立伪政权?第30-31页
        三、历史上伪政权罕见的原因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二章 金朝派系鼎立与伪齐的建立第35-53页
    第一节 金内部博弈下的出兵侵宋第35-38页
        一、金太祖与宋交好的政策及其目的第35-36页
        二、宗翰阻止与宋交割土地第36-37页
        三、宗望与宗翰的联合:迫金太宗下诏伐宋第37-38页
    第二节 金废宋立楚背后的权力斗争第38-46页
        一、金不直接统治中原的原因第38-39页
        二、废宋与否:宗翰与宗望从一致到对立第39-42页
        三、金太宗对赵宋政权态度的骤然转变第42-44页
        四、宗翰和金太宗扶立伪楚政权的目的第44-46页
    第三节 金朝内部派系的构成第46-53页
        一、金朝内部的主要派系第46-48页
        二、太祖系的组成第48-49页
        三、太宗系的组成第49-51页
        四、宗翰系的组成第51-53页
第四节 金朝派系斗争与伪齐的建立第53-75页
    一、宋人、金人所云立齐原因及其质疑第53-55页
    二、金派系斗争的新聚焦:承认南宋还是再立伪政权第55-57页
    三、各派择选伪政权代言人与刘豫降金第57-58页
    四、金派系斗争的妥协:扶立刘豫“大齐”政权第58-62页
    五、派系利益与傀儡皇帝的选定——从金不选立杜充说起第62-65页
    第五节 从女真立国的特殊性看伪齐政权在历史上的独特性第65-73页
        一、女真立国的跳跃性及其皇权在制度层面上的缺失第65-68页
        二、蒙古入主中原为何不设伪政权第68-71页
        三、满清入主中原为何不设伪政权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三章 伪齐的内政第75-133页
    第一节 刘豫其人第75-81页
        一、刘豫的出身、经历及叛宋心态的形成第75-76页
        二、刘豫的性格及行为特点第76-78页
        三、刘豫家族及其在伪政权中的角色第78-81页
    第二节 伪齐中央官制及主要官员第81-89页
        一、伪齐中央官制及其特点第81-86页
        二、伪齐官员群体的来源及政治倾向第86-89页
    第三节 伪齐疆域、行政区划及人口第89-101页
        一、伪齐疆域——兼及中原概念的界定第89-94页
        二、伪齐行政区划及迁都第94-97页
        三、伪齐人口的估算第97-101页
    第四节 伪齐军制的特点第101-107页
        一、伪齐军制简介第101-103页
        二、伪齐征兵制与王安石保甲法第103-105页
        三、伪齐在陕西对北宋保甲法和将兵法的保留第105-107页
    第五节 伪齐的经济制度及经济措施第107-116页
        一、田赋制度的改革与失败:什一税法与五等税法第107-109页
        二、伪齐赋税的种类——兼与南宋比较第109-112页
        三、伪齐的经济成就第112-116页
    第六节 伪齐的治国方略第116-123页
        一、重武轻文的治国理念第116-119页
        二、轻礼制、峻刑法的治国倾向第119-123页
    第七节 伪齐政权存在的基础第123-131页
        一、中原百姓对伪齐政权的逐渐接纳第123-128页
        二、中原士人归附伪齐的根源第128-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第四章 伪齐与周边诸政权的关系第133-158页
    第一节 与金朝的关系第133-138页
        一、政治、军事上的依附关系第133-135页
        二、关于岁币问题第135-137页
        三、齐金间的猜忌第137-138页
    第二节 与南宋的关系第138-147页
        一、齐宋间的军事战争第138-142页
        二、齐宋和平对峙时期的较量和交往第142-147页
    第三节 与西夏的关系——兼论伪齐整体对外政略第147-156页
        一、伪齐建立前金、宋、夏围绕陕西路的博弈第147-149页
        二、伪齐与西夏的敌对第149-152页
        三、伪齐整体对外政略第152-153页
        四、齐宋地缘及金、齐入侵路线得失的评述第153-156页
    本章小结第156-158页
第五章 伪齐对金派系斗争的反作用与其被废原因第158-186页
    第一节 伪齐建立后金派系斗争的新局面第158-163页
        一、金围绕立储的内部斗争第158-159页
        二、宗翰系与太宗系争夺对宋议和主导权第159-163页
    第二节 伪齐与金各派系关系的演变及相互作用第163-169页
        一、刘豫与挞懒、宗翰关系的相继恶化第163-167页
        二、伪齐与太祖系联手致宗翰系失兵权第167-169页
    第三节 金废齐与归宋河南、陕西地第169-184页
        一、金废齐的背景及导火索第169-170页
        二、金人、宋人所云废齐原因及其质疑第170-172页
        三、宗翰死后:太宗系与太祖系对峙的格局第172-175页
        四、太宗系削弱太祖系的举措:废齐与归宋地第175-178页
        五、太宗系的覆亡与绍兴和议的最终达成第178-184页
    本章小结第184-186页
第六章 伪齐对宋、金的深远影响第186-216页
    第一节 伪齐的出现增强了南宋内部的凝聚力第186-197页
        一、建炎年间南宋内部对金策略的冲突及后果第187-189页
        二、伪齐好战对南宋主战派与主和派间分歧的消弭第189-194页
        三、刘豫政权的僭伪性反衬出赵构帝位的合法性第194-197页
    第二节 伪齐官僚制度成为金朝直接统治中原的基础第197-206页
        一、废齐初期:金朝对原伪齐制度的继承及其官员的留用第198-201页
        二、原伪齐官员在第一次绍兴和议前后对宋、金的态度第201-203页
        三、废齐后期:金再次启用原伪齐官员、行伪齐制度第203-204页
        四、刘豫、刘麟父子的最终结局第204-206页
    第三节 伪齐对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促进第206-214页
        一、伪齐治理中原与其臣民对金朝统治的接纳第206-210页
        二、伪齐统治与金人汉化第210-214页
    本章小结第214-216页
结论第216-221页
参考文献第221-231页
附录:伪齐文武官员名录第231-24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42-243页
致谢第243-244页

论文共2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若干流体力学方程的研究
下一篇: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