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办高校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14页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框架结构 | 第14页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融资 | 第16页 |
2.1.2 民办高校融资 | 第16-17页 |
2.1.3 融资渠道 | 第17页 |
2.2 融资理论概述 | 第17-21页 |
2.2.1 准公共产品理论 | 第17-18页 |
2.2.2 融资结构理论 | 第18-20页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1页 |
2.2.4 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第21页 |
2.3 国内民办高校融资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第3章 山东省民办高校融资现状 | 第25-34页 |
3.1 山东省民办高校概况 | 第25-27页 |
3.1.1 山东省民办高校的规模发展 | 第25-26页 |
3.1.2 山东省民办院校区域分布情况 | 第26-27页 |
3.1.3 山东省民办院校办学情况 | 第27页 |
3.2 山东省民办高校融资现状 | 第27-34页 |
3.2.1 山东省民办高校融资历程 | 第27-29页 |
3.2.2 山东省民办高校融资方式 | 第29-34页 |
第4章 山东省民办高校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51页 |
4.1 问卷调查 | 第34-43页 |
4.1.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34-35页 |
4.1.2 基本统计分析 | 第35-37页 |
4.1.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4.2 人员访谈 | 第43-44页 |
4.2.1 访谈对象和内容 | 第43页 |
4.2.2. 重要访谈结果 | 第43-44页 |
4.3 山东民办高校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44-47页 |
4.3.1 学费收入为主 | 第44-45页 |
4.3.2 政府补贴扶持力度小 | 第45页 |
4.3.3 银行贷款难度大 | 第45页 |
4.3.4 校企合作缺乏广深度 | 第45-46页 |
4.3.5 校办产业、社会服务创收难 | 第46页 |
4.3.6 融资方式创新不足 | 第46-47页 |
4.4 山东民办高校融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7-51页 |
4.4.1 外部原因 | 第47-49页 |
4.4.2 自身原因 | 第49-51页 |
第5章 山东省民办高校融资解决方案 | 第51-57页 |
5.1 提高办学质量,创建品牌院校 | 第51-53页 |
5.1.1 提升内涵建设,寻求特色发展 | 第51页 |
5.1.2 树立诚信形象,依法合理办学 | 第51-52页 |
5.1.3 明确办学定位,适应市场变化 | 第52页 |
5.1.4 重视师资建设,提高办学水平 | 第52-53页 |
5.2 呼吁政府扶持,完善政策支持 | 第53-54页 |
5.2.1 增加政府扶持,完善资助体系 | 第53页 |
5.2.2 鼓励社会捐赠,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 第53-54页 |
5.2.3 修订政策,改变贷款难的问题 | 第54页 |
5.3 探索项目融资,创新融资方式 | 第54-55页 |
5.3.1 借鉴BOT项目融资方式 | 第54-55页 |
5.3.2 利用信托产品进行投融资 | 第55页 |
5.3.3 兼并与重组 | 第55页 |
5.4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