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子囊菌内切葡聚糖酶Ⅰ基因的DNA改组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20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纤维素酶的概述 | 第9-15页 |
·纤维素酶的来源 | 第9-10页 |
·纤维素酶的组成和作用机理 | 第10-11页 |
·纤维素酶的酶活测定 | 第11页 |
·纤维素酶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 第11-12页 |
·纤维素酶的应用 | 第12-14页 |
·纤维素酶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 第14-15页 |
·DNA 改组技术简介 | 第15-19页 |
·DNA 改组技术的原理及步骤 | 第15-16页 |
·DNA 改组技术的发展 | 第16-17页 |
·DNA 改组技术的优点及局限性 | 第17-18页 |
·DNA 改组技术的应用及展望 | 第18-19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1页 |
·材料 | 第20-22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0页 |
·酶与生化试剂 | 第20页 |
·培养基与相关溶液的配制 | 第20-22页 |
·主要设备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31页 |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22页 |
·嗜热子囊菌EGⅠ基因的扩增 | 第22-23页 |
·扩增产物的回收 | 第23页 |
·DNA 改组 | 第23-24页 |
·克隆载体的构建 | 第24页 |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4-25页 |
·克隆载体的转化 | 第25页 |
·质粒DNA 的小量抽提 | 第25-26页 |
·阳性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 第26页 |
·纤维素酶基因的测序与分析 | 第26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6-27页 |
·毕赤酵母细胞的转化 | 第27-28页 |
·酵母基因组DNA 的提取 | 第28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28页 |
·重组蛋白的SDS-PAGE 电泳分析 | 第28-29页 |
·酶活力的测定 | 第29页 |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第29-30页 |
·酶学性质的研究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内切葡聚糖酶EGⅠ基因改组 | 第31-33页 |
·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31页 |
·DNaseⅠ酶切 | 第31-32页 |
·无引物PCR | 第32页 |
·有引物PCR | 第32-33页 |
·转化子的筛选与鉴定 | 第33页 |
·突变基因库的测序与分析 | 第33-34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4页 |
·突变株的筛选 | 第34-35页 |
·高表达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的构建 | 第35-37页 |
·转化子的小体系诱导表达 | 第35-36页 |
·重组毕赤酵母的摇瓶诱导 | 第36页 |
·SDS-PAGE 分析 | 第36-37页 |
·酶学性质的研究 | 第37-39页 |
·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 第37页 |
·最适pH 及pH 稳定性 | 第37-39页 |
4 讨论 | 第39-41页 |
·DNA 改组的条件 | 第39页 |
·DNA shuffling 突变率的控制 | 第39页 |
·模板浓度的控制 | 第39页 |
·突变株的筛选 | 第39-40页 |
·纤维素酶的构效关系 | 第40-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