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部分猪场回肠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效果的观察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0-21页 |
1.1 病原学 | 第10-11页 |
1.2 流行病学 | 第11-13页 |
1.3 临床症状 | 第13-15页 |
1.3.1 急性型回肠炎的临床症状 | 第13-14页 |
1.3.2 慢性型回肠炎的临床症状 | 第14页 |
1.3.3 亚临床型回肠炎的临床症状 | 第14-15页 |
1.4 诊断和检测 | 第15-18页 |
1.4.1 病理学诊断技术 | 第15页 |
1.4.2 血清学诊断技术 | 第15-16页 |
1.4.3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 第16-17页 |
1.4.4 FirstTest检测技术 | 第17-18页 |
1.5 常用的防控方法 | 第18-21页 |
1.5.1 做好饲养管理,重视清洁和消毒 | 第18页 |
1.5.2 疫苗的预防免疫 | 第18-19页 |
1.5.3 药物的合理选择 | 第19-20页 |
1.5.4 国外胞内劳森氏菌的净化方案 | 第20-2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1-26页 |
2.1 FirstTest试剂盒的材料和方法 | 第21-23页 |
2.1.1 FirstTest试剂盒的材料 | 第21页 |
2.1.2 FirstTest试剂盒的使用方法 | 第21-23页 |
2.1.3 样品的采集 | 第23页 |
2.2 猪回肠炎防治方案的设计 | 第23-26页 |
2.2.1 泰妙菌素方案 | 第23-25页 |
2.2.2 泰乐菌素方案 | 第25-26页 |
3 结果 | 第26-34页 |
3.1 不同饲养阶段猪回肠炎的感染阳性率 | 第29-30页 |
3.2 不同年份猪回肠炎的感染阳性率 | 第30-31页 |
3.3 两种猪回肠炎防治方案的效果比较 | 第31-34页 |
3.3.1 泰妙菌素方案 | 第31-32页 |
3.3.2 泰乐菌素方案 | 第32-34页 |
4 讨论 | 第34-39页 |
4.1 关于猪回肠炎检测方法的讨论 | 第34页 |
4.2 关于猪回肠炎流行情况的讨论 | 第34-36页 |
4.3 关于猪回肠炎防治效果的讨论 | 第36-39页 |
全文总结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