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车站及枢纽论文--编组站论文

编组站子系统能力协调及优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分析第10-1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1页
        1.3.1 研究目标第11页
        1.3.2 研究内容第11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3页
2.编组站能力协调与影响因素分析第13-25页
    2.1 编组站简介第13-14页
    2.2 编组站车流概述第14-17页
        2.2.1 车流基本概念第14-15页
        2.2.2 车流组织流程第15-16页
        2.2.3 车流不均衡到达对编组站的影响第16-17页
    2.3 编组站能力协调第17-23页
        2.3.1 不均衡运输条件下编组站能力计算方法第17-19页
        2.3.2 协调与协调度第19-23页
        2.3.3 编组站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第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5页
3.新丰镇车站车流统计分析第25-35页
    3.1 新丰镇车站简介第25-27页
        3.1.1 新丰镇车站概况第25页
        3.1.2 车站作业组织第25-26页
        3.1.3 SAM系统概述第26-27页
    3.2 新丰镇车站车流情况分析第27-30页
        3.2.1 车流到达情况第27-28页
        3.2.2 车流到达规律统计分析第28-30页
    3.3 分布假设与拟合检验第30-34页
        3.3.1 分布假设和直方图分析第30-32页
        3.3.2 皮尔逊拟合度检验第32-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新丰镇车站能力协调研究第35-51页
    4.1.不均衡车流统计分析第35-36页
    4.2 基于不均衡车流条件下的新丰镇车站能力情况第36-44页
        4.2.1 新丰镇车站下行系统能力计算第36-40页
        4.2.2 新丰镇车站上行系统能力计算第40-43页
        4.2.3 不均衡到达能力分析第43-44页
    4.3 新丰镇车站各子系统能力协调情况分析第44-50页
        4.3.1 新丰镇车站下行系统协调度第44-46页
        4.3.2 新丰镇车站上行系统协调度第46-47页
        4.3.3 新丰镇车站系统内部协调度分析第47-50页
    4.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5.新丰镇车站能力优化加强措施第51-63页
    5.1 新丰镇车站工作组织措施的优化第51-52页
        5.1.1 到解子系统工作组织措施优化第51-52页
        5.1.2.解编、编发子系统工作组织措施优化第52页
    5.2 新丰镇车站能力及协调度优化第52-63页
        5.2.1 新丰镇车站能力加强措施第52-57页
        5.2.2 新丰镇车站子系统协调度改善第57-60页
        5.2.3 新丰镇车站各子系统之间协调度改善第60-63页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综合体与轨道交通站点间媒介空间设计研究
下一篇:基于患者体验的综合医院门诊楼公共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