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PET及其共聚酯的结晶行为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50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合成第13-17页
        1.2.1 合成机理第14-16页
        1.2.2 金属催化剂的配位规律第16页
        1.2.3 PET缩聚反应过程中的副反应第16-17页
    1.3 聚对苯二甲酸酯类的晶体结构、分子构象以及变化规律第17-19页
    1.4 高分子聚集态的研究进展第19-22页
        1.4.1 高聚物的晶态结构第19-20页
        1.4.2 高聚物的非晶态结构第20-22页
        1.4.3 其它第22页
    1.5 结晶形态第22-31页
        1.5.1 结晶形态与分子结构间的关系第22-23页
        1.5.2 高聚物的结晶形态第23-26页
        1.5.3 聚对苯二甲酸酯类的结晶形态第26-31页
    1.6 结晶度第31-32页
    1.7 结晶动力学与结晶机制第32-36页
        1.7.1 Avrami方程简介第33-35页
        1.7.2 PET的结晶动力学第35-36页
    1.8 结晶成核剂和结晶促进剂第36-39页
    1.9 共混和共聚第39-41页
        1.9.1 共混第39-40页
        1.9.2 共聚第40-41页
    1.10 课题的提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50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50-53页
    2.1 原料第50页
    2.2 合成第50页
        2.2.1 PET、PBT及醇改性共聚酉旨的合成第50页
        2.2.2 酸改性共聚酯的合成第50页
    2.3 性能测试第50-53页
        2.3.1 特性粘度第50页
        2.3.2 结晶动力学第50-51页
        2.3.3 WAXD第51页
        2.3.4 形态观察第51-52页
        2.3.5 DSC分析第52页
        2.3.6 IR分析第52页
        2.3.7 核磁共振第52-53页
第三章 不同分子量PET的结晶行为第53-88页
    3.1 不同分子量PET的结晶行为第53-65页
        3.1.1 样品的合成第53页
        3.1.2 结晶动力学第53-57页
        3.1.3 DSC分析第57-59页
        3.1.4 WAXD分析第59-62页
        3.1.5 IR分析第62-65页
    3.2 PET从不同状态出发的结晶行为比较第65-72页
        3.2.1 PET的原始状态对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第65-67页
        3.2.2 从玻璃态起始的(冷)结晶动力学第67-68页
        3.2.3 冷结晶和热结晶的行为比较第68-70页
        3.2.4 恒温退火后PET的结晶动力学第70-72页
    3.3 PET玻璃态时的有序结构—对解偏振光的记忆效应第72-77页
    3.4 PET、PBT的Avrami方程探讨第77-84页
    3.5 小结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第四章 成核剂对PET结晶的促进作用第88-114页
    4.1 成核剂对共聚酯热熔胶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第88-92页
        4.1.1 原料、制备及测试第88-89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89-92页
        4.1.3 结论第92页
    4.2 无机成核剂A1_2O_3对PET结晶行为的影响第92-97页
    4.3 PET的异相成核结晶—对苯二甲酸二钠盐(DST)对PET结晶促进作用第97-102页
    4.4 有机羧酸钠盐对PET的结晶促进作用第102-111页
        4.4.1 苯甲酸钠盐(SB),高级脂肪酸钠盐(SN_2)和Surlyn 1601的热结晶动力学第102-108页
        4.4.2 PET/SN_2和P/D-1~第108-111页
    4.5 小结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4页
第五章 无规共聚酯的结晶行为第114-145页
    5.1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丁二醇)酯(P(ET/BT))的结晶行为第114-125页
        5.1.1 合成第114页
        5.1.2 序列分布第114-116页
        5.1.3 等温结晶动力学第116-121页
        5.1.4 DSC分析第121-123页
        5.1.5 晶态结构第123-125页
    5.2 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E1))和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乙二醇酯(P(ET/EA))的结晶行为第125-141页
        5.2.1 合成第125-126页
        5.2.2 化学结构第126-128页
        5.2.3 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第128-131页
        5.2.4 共聚酯的不同晶区第131-134页
        5.2.5 结晶动力学第134-141页
        5.2.6 共聚酯熔融态的有序结构第141页
    5.3 小结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5页
第六章 嵌段共聚酯的结晶行为第145-166页
    6.1 PET/PBG(聚丁二醇)共聚酯的结晶行为第145-153页
        6.1.1 合成第145页
        6.1.2 化学结构第145-147页
        6.1.3 WAXD分析第147页
        6.1.4 DSC分析第147-149页
        6.1.5 等温结晶动力学第149-153页
    6.2 PET/PEG(聚乙二醇)共聚酯的结晶行为第153-164页
        6.2.1 合成第153页
        6.2.2 化学结构第153-154页
        6.2.3 WAXD分析第154-156页
        6.2.4 PEG4000和PEG6000在熔融态的有序结构第156页
        6.2.5 DSC分析第156-159页
        6.2.6 等温结晶动力学第159-164页
    6.3 小结第164页
    参考文献第164-166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166-171页
致谢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动压悬浮抛光流场的数值模拟及其试验研究
下一篇:杂色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和杂色云芝漆酶及其对环境污染物降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