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

T7噬菌体新成员—大肠埃希菌噬菌体ZG49的分离鉴定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1.1 大肠埃希菌的致病性和耐药的基本情况第13-15页
    1.2 针对大肠埃希菌噬菌体疗法研究工作的开展第15-16页
    1.3 噬菌体制剂的开发与应用前景第16-19页
第2章 材料和方法第19-27页
    2.1 材料第19-20页
        2.1.1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第19页
        2.1.2 主要试剂第19-20页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第20页
    2.2 方法第20-27页
        2.2.1 大肠埃希菌的复苏及培养第20-21页
        2.2.2 裂解性噬菌体的初步分离第21页
        2.2.3 噬菌体的初步纯化和滴定第21-22页
        2.2.4 噬菌体的形态学观察第22页
        2.2.5 噬菌体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的测定第22页
        2.2.6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第22-23页
        2.2.7 噬菌体蛋白的SDS-PAGE初步分析第23-24页
        2.2.8 噬菌体裂解谱的观察第24-25页
        2.2.9 噬菌体的稳定性试验第25页
        2.2.10 噬菌体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第25-27页
第3章 结果第27-41页
    3.1 噬菌体的分离和初步纯化第27-28页
    3.2 噬菌体ZG49的电镜观察第28页
    3.3 噬菌体ZG49的MOI测定第28-29页
    3.4 噬菌体ZG49一步生长曲线第29-30页
    3.5 ZG49的SDS-PAGE分析第30-31页
    3.6 裂解谱试验第31-32页
    3.7 稳定性试验第32-33页
    3.8 噬菌体ZG49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注释第33-41页
第4章 讨论第41-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物内生真菌来源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和纯化
下一篇:CLDN6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的迁移和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