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2.1 物流金融的概念及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1.2.2 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及风险 | 第13-17页 |
1.2.3 铁路物流金融研究综述及研究总结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铁路发展物流金融的机遇和意义 | 第20-29页 |
2.1 铁路货运发展概况 | 第20-21页 |
2.2 铁路货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5页 |
2.2.1 铁路货运盈利能力差 | 第21页 |
2.2.2 铁路货运增值服务水平低 | 第21-22页 |
2.2.3 铁路货运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 第22-24页 |
2.2.4 建设资金短缺制约铁路货运发展 | 第24-25页 |
2.3 货运改革对铁路物流金融的影响 | 第25-27页 |
2.3.1 铁路货运改革介绍 | 第25页 |
2.3.2 货运改革对铁路发展物流金融的作用 | 第25-27页 |
2.4 铁路发展物流金融的意义 | 第27-29页 |
2.4.1 对铁路货运企业的意义 | 第27页 |
2.4.2 对铁路货运企业客户的意义 | 第27-28页 |
2.4.3 对金融机构的意义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货运改革背景下铁路物流金融应用分析 | 第29-39页 |
3.1 铁路发展物流金融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第29-32页 |
3.1.1 货运改革背景下铁路发展物流金融的外部机会分析 | 第29-30页 |
3.1.2 铁路发展物流金融的内部优势分析 | 第30-32页 |
3.2 铁路物流金融开展主体的确定 | 第32-33页 |
3.3 铁路开展物流金融的环境设计 | 第33-36页 |
3.3.1 铁路物流金融部门的设置 | 第33-35页 |
3.3.2 铁路物流金融部门中人员的设置 | 第35-36页 |
3.4 铁路货运企业在物流金融业务中的角色定位 | 第36-37页 |
3.5 铁路货运开展物流金融的业务选择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铁路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研究 | 第39-54页 |
4.1 国内外成功企业对铁路物流金融的借鉴 | 第39-42页 |
4.1.1 国外成功企业-UPS对铁路物流金融的借鉴 | 第39-40页 |
4.1.2 国内成功企业对铁路物流金融的借鉴 | 第40-42页 |
4.2 铁路物流金融业务探索阶段的运作模式研究 | 第42-47页 |
4.2.1 探索阶段的运作模式选择 | 第42-43页 |
4.2.2 仓单质押模式的操作流程分析 | 第43-46页 |
4.2.3 仓单质押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 第46-47页 |
4.3 铁路物流金融业务发展阶段的运作模式研究 | 第47-52页 |
4.3.1 发展阶段的运作模式选择 | 第47-48页 |
4.3.2 统一授信模式的操作流程分析 | 第48-51页 |
4.3.3 统一授信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 第51-52页 |
4.4 铁路物流金融业务成熟阶段的运作模式研究 | 第52-54页 |
4.4.1 成熟阶段的运作模式选择 | 第52-53页 |
4.4.2 综合运用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 第53-54页 |
第五章 铁路物流金融的效果预测及问题对策 | 第54-59页 |
5.1 铁路物流金融业务的效果预测 | 第54-56页 |
5.2 铁路发展物流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56-59页 |
5.2.1 铁路发展物流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56-57页 |
5.2.2 铁路发展物流金融采取的对策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9-61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页 |
6.2 研究局限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