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来源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汽车系统动力学研究概况 | 第11页 |
1.2.2 动力学在白车身疲劳分析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4-17页 |
第2章 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 | 第17-23页 |
2.1 多体系统动力学概述 | 第17页 |
2.2 刚柔耦合理论与方法 | 第17-18页 |
2.3 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 | 第18-21页 |
2.3.1 仿真工具选用 | 第18-19页 |
2.3.2 ADAMS软件的虚拟样机设计流程 | 第19-20页 |
2.3.3 ADAMS软件刚柔耦合建模方法研究 | 第20-21页 |
2.4 设定整车疲劳动载荷提取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2.5 本章总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整车耐久强化路面试验研究 | 第23-37页 |
3.1 路谱采集试验 | 第23-31页 |
3.1.1 试验内容、对象及条件 | 第23-25页 |
3.1.2 试验仪器 | 第25-26页 |
3.1.3 试验车速要求 | 第26页 |
3.1.4 试验数据选取与处理 | 第26-30页 |
3.1.5 试验结果应用 | 第30-31页 |
3.2 整车耐久强化路面试验 | 第31-35页 |
3.2.1 试验对象 | 第32页 |
3.2.2 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3.2.3 试验结果 | 第34-3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整车建模与仿真验证 | 第37-59页 |
4.1 建模方法探索与求证 | 第37-46页 |
4.1.1 ADAMS/Car建模方法 | 第37页 |
4.1.2 衬套特性及其对结果影响 | 第37-40页 |
4.1.3 整车建模前准备 | 第40-41页 |
4.1.4 前后横向稳定杆柔性体建模 | 第41页 |
4.1.5 论证求解方法 | 第41-46页 |
4.2 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 | 第46-52页 |
4.2.1 新建模板tpl文件 | 第46-50页 |
4.2.2 新建子系统sub文件 | 第50-51页 |
4.2.3 新建整车装配体模型asy文件 | 第51-52页 |
4.3 验证模型 | 第52-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5章 动载荷分解与应用 | 第59-69页 |
5.1 提交求解计算方法 | 第59-62页 |
5.1.1 软件外提交求解计算方法 | 第59-61页 |
5.1.2 利用宏macro文件提交求解计算方法 | 第61-62页 |
5.2 计算结果格式转换方法 | 第62-64页 |
5.3 动载荷分解计算结果 | 第64页 |
5.4 实际应用 | 第64-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