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第14-15页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页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 | 第15-20页 |
2.1 互联网金融概念界定及产生原因 | 第15-16页 |
2.1.1 互联网金融概念 | 第15页 |
2.1.2 互联网金融产生原因 | 第15-16页 |
2.2 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 | 第16-18页 |
2.2.1 第三方支付 | 第16-17页 |
2.2.2 网络融资 | 第17-18页 |
2.3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 第18-20页 |
2.3.1 依托互联网技术形成的数据处理优势 | 第18页 |
2.3.2 依托社交网络形成的渠道优势 | 第18-19页 |
2.3.3 依托线上交易形成的服务价格优势 | 第19页 |
2.3.4 依托长尾群体形成的客户优势 | 第19-20页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 第20-27页 |
3.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商业模式的影响 | 第20-22页 |
3.1.1 网络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颠覆 | 第20-21页 |
3.1.2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商业模式之间的差异 | 第21页 |
3.1.3 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的优势 | 第21-22页 |
3.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技术模式的影响 | 第22-23页 |
3.2.1 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3.2.2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技术应用比较 | 第23页 |
3.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 | 第23-25页 |
3.4 具体实例分析——以阿里巴巴为例 | 第25-27页 |
3.4.1 阿里金融发展十年回顾 | 第25页 |
3.4.2 阿里金融模式的优势 | 第25-27页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优势和劣势分析 | 第27-33页 |
4.1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优势分析 | 第27-31页 |
4.1.1 客户基础优势——基于时间序列实证分析 | 第27-30页 |
4.1.2 风险管理优势 | 第30-31页 |
4.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劣势分析 | 第31-33页 |
4.2.1 创新能力弱市场响应能力差 | 第31-32页 |
4.2.2 技术应用不足非结构化数据处理能力差 | 第32页 |
4.2.3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32-33页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现状及问题 | 第33-38页 |
5.1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改革环境 | 第33页 |
5.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改革的特殊性 | 第33-35页 |
5.2.1 改革的迫切性 | 第34页 |
5.2.2 改革的方式 | 第34页 |
5.2.3 改革的内容 | 第34-35页 |
5.3 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采取的举措 | 第35-36页 |
5.4 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6章 商业银行改革措施 | 第38-47页 |
6.1 商业银行改革的主体方向——平台商业模式 | 第38-40页 |
6.1.1 平台的理论溯源——信息 | 第38页 |
6.1.2 平台成功的要素 | 第38-39页 |
6.1.3 商业银行平台建设 | 第39-40页 |
6.2 商业银行改革的关键——“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服务模式 | 第40-42页 |
6.2.1 提高用户参与度注重客户体验 | 第40-41页 |
6.2.2 下放产品开发权利采用“迭代”产品开发模式 | 第41页 |
6.2.3 实现产品个性化定制 | 第41-42页 |
6.3 配套体制机制改革 | 第42-45页 |
6.3.1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大数据应用能力 | 第42-43页 |
6.3.2 培养“全能型”人才 完善薪酬制度改革 | 第43-44页 |
6.3.3 事业部制改革组织/管理结构扁平化 | 第44-45页 |
6.3.4 渠道优化运营管理改革 | 第45页 |
6.4 完善诚信制度提升小微企业服务质量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