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石油羧酸盐的工业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9页
    1.1 聚合物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第13-14页
        1.1.1 聚合物驱油机理第13页
        1.1.2 聚合物复配体系驱油机理第13-14页
    1.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第14-25页
        1.2.1 常用驱油表面活性剂第14-18页
            1.2.1.1 重烷基苯磺酸盐第14-15页
            1.2.1.2 石油磺酸盐第15-16页
            1.2.1.3 木质素磺酸盐第16-17页
            1.2.1.4 石油羧酸盐第17-18页
        1.2.2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原理第18-19页
        1.2.3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合成第19-25页
            1.2.3.1 Gemini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第20-22页
            1.2.3.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第22页
            1.2.3.3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第22-23页
            1.2.3.4 生物表面活性剂第23-24页
            1.2.3.5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第24-25页
    1.3 表面活性剂复配规律第25-26页
    1.4 三元复合驱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第26-28页
    1.5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第28-29页
第二章 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第29-37页
    2.1 合成反应第29-30页
        2.1.1 氧化反应第29页
        2.1.2 皂化反应第29-30页
    2.2 石油羧酸盐合成流程图第30页
    2.3 合成工艺条件的确定第30页
    2.4 中间产品以及产品的分析方法第30-33页
        2.4.1 氧化油酸值的测定第30-31页
        2.4.2 氧化油皂化值的测定第31页
        2.4.3 皂液中游离碱含量的测定第31-32页
        2.4.4 石油羧酸盐表面活性剂中活性组分的测定第32-33页
            2.4.4.1 有机物含量的测定第32页
            2.4.4.2 未反应油含量测定第32-33页
            2.4.4.3 活性物含量计算第33页
        2.4.5 石油羧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第33页
    2.5 原料反应数据对比第33-37页
        2.5.1 原料质量指标第33-34页
        2.5.2 原料反应数据第34-37页
第三章 石油羧酸盐与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体系的协同作用第37-52页
    3.1 实验部分第37-41页
        3.1.1 实验药品第37页
        3.1.2 实验水质第37-38页
        3.1.3 实验方法第38-41页
            3.1.3.1 油/水界面张力测定第38-39页
            3.1.3.2 乳化性能测定第39页
            3.1.3.3 稳定性能测定第39页
            3.1.3.4 粘度测定第39页
            3.1.3.5 pH值测定第39页
            3.1.3.6 复配体系的驱油效率测定第39-41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1-52页
        3.2.1 单一表面活性剂/碱/聚合物体系的界面张力第41-42页
            3.2.1.1 石油羧酸盐体系第41-42页
            3.2.1.2 重烷基苯磺酸盐体系第42页
        3.2.2 石油羧酸盐/重烷基苯磺酸盐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第42-47页
        3.2.3 复配体系的乳化性能第47页
        3.2.4 复配体系稳定性能第47-48页
        3.2.5 复配体系粘度第48-49页
        3.2.6 复配体系的pH第49-50页
        3.2.7 复配体系的驱油效率第50-52页
第四章 结论第52-53页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件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K公司饰品定制项目商业计划书
下一篇:S公司服装供应商评价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