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8-9页 |
1.2 交流伺服电机的主要控制策略 | 第9页 |
1.3 交流调速系统的控制算法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3.1 改进的PI控制 | 第9-10页 |
1.3.2 自抗扰控制 | 第10-11页 |
1.3.3 模型预测控制 | 第11页 |
1.3.4 滑模变结构控制 | 第11-12页 |
1.3.5 自适应控制 | 第12-13页 |
1.4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抗干扰控制研究 | 第13-14页 |
1.4.1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抗干扰控制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4.2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抗干扰控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 本论文的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机调速系统原理及方案实现 | 第16-28页 |
2.1 永磁同步电机的基本结构及种类 | 第16页 |
2.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 第16-20页 |
2.2.1 永磁同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6-18页 |
2.2.2 永磁同步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18-20页 |
2.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 | 第20-22页 |
2.3.1 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控制方法分析 | 第20-21页 |
2.3.2 基于i_d~*=0解耦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结构 | 第21-22页 |
2.4 永磁同步电机伺服系统实验平台 | 第22-27页 |
2.4.1 系统硬件组成 | 第22-24页 |
2.4.2 软件设计框架 | 第24-27页 |
2.5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永磁同步电机稳态波动产生机理分析 | 第28-36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转矩脉动产生机理分析 | 第28-35页 |
3.2.1 齿槽转矩 | 第28-29页 |
3.2.2 磁通谐波转矩 | 第29-30页 |
3.2.3 死区效应 | 第30-33页 |
3.2.4 电流检测误差 | 第33-35页 |
3.3 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基于内模原理的永磁同步电机稳态波动抑制方案 | 第36-60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基于内模原理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器设计 | 第36-39页 |
4.2.1 速度环控制器设计 | 第37-38页 |
4.2.2 电流环控制器设计 | 第38-39页 |
4.3 闭环抗扰性能与稳定性分析 | 第39-41页 |
4.4 扩展到多个频率分量周期干扰的抑制 | 第41-43页 |
4.5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43-52页 |
4.5.1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4.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4.6 抑制较高频率周期干扰的改进方案 | 第52-58页 |
4.6.1 不稳定成因分析 | 第52-55页 |
4.6.2 相位超前校正 | 第55-57页 |
4.6.3 实验结果 | 第57-58页 |
4.7 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基于内模原理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复合控制方案设计 | 第60-76页 |
5.1 引言 | 第60页 |
5.2 基于内模原理和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复合控制器设计 | 第60-65页 |
5.2.1 单一频率分量周期干扰的抑制 | 第61-63页 |
5.2.2 多个频率分量周期干扰的抑制 | 第63-65页 |
5.3 仿真与实验验证 | 第65-75页 |
5.3.1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5-68页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8-75页 |
5.4 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