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1 导言 | 第12-17页 |
·当前研究道德评价的意义 | 第12-13页 |
·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评价理论 | 第12页 |
·有助于为当前的道德评价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 | 第12-13页 |
·现今国内外道德评价问题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道德评价标准具有历史演变性 | 第13-14页 |
·道德评价标准具有多样性 | 第14页 |
·道德评价薄弱的原因 | 第14-15页 |
·加强、改进道德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 第15页 |
·本文研究道德评价的侧重点及创新 | 第15-17页 |
2 道德评价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 第17-21页 |
·明晰道德规范 | 第17-18页 |
·促进道德修养 | 第18页 |
·改善道德风尚 | 第18-19页 |
·引导道德行为 | 第19-21页 |
3 当前道德评价的现状分析 | 第21-28页 |
·道德评价近年的进展和成效 | 第21-23页 |
·党和人民群众重视道德评价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 第21-22页 |
·党中央关于加强道德评价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 | 第22-23页 |
·全社会道德评价的方式进一步多样化 | 第23页 |
·当前道德评价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 第23-28页 |
·群众参与道德评价积极性下滑 | 第23-24页 |
·道德评价标准抽象、模糊 | 第24-25页 |
·道德评价功效弱化 | 第25-26页 |
·道德评价运行机制尚未形成 | 第26-28页 |
4.道德评价的历史启示 | 第28-33页 |
·中国历史上的道德评价启示 | 第28-30页 |
·重视教化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是我国历史上各种道德主张的一个鲜明特点 | 第28页 |
·重视构建明晰的道德规范体系是中国道德史上又一重要特点 | 第28-29页 |
·宣传“因果报应”是中外宗教和民间进行道德评价的重要方法 | 第29-30页 |
·国外道德评价的启示 | 第30-33页 |
·道德评价与宗教紧密结合 | 第30-31页 |
·重视国民教育的作用 | 第31-32页 |
·道德评价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 | 第32-33页 |
5. 加强和改进道德评价的若干思考 | 第33-44页 |
·提高道德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 | 第33-34页 |
·细化道德规范,明晰道德评价标准 | 第34-36页 |
·坚持正确的评价原则,保障道德评价的健康发展 | 第36-37页 |
·以人为本的原则 | 第36页 |
·实事求是的原则 | 第36-37页 |
·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 第37页 |
·改进道德评价的方式方法,增强评价的说服力 | 第37-40页 |
·坚持教育为主,以理服人 | 第37-38页 |
·情理交融,感化明理 | 第38页 |
·贴近实际,融入生活 | 第38-40页 |
·营造道德评价的良好环境刻不容缓 | 第40-44页 |
·法律支持 | 第40-41页 |
·政策支持 | 第41页 |
·各司其职 | 第41-42页 |
·舆论配合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