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车速研究 | 第17-23页 |
2.1 车速的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2.1.1 设计速度 | 第17页 |
2.1.2 期望速度 | 第17页 |
2.1.3 限制速度 | 第17页 |
2.1.4 运行速度 | 第17页 |
2.1.5 临界速度 | 第17-18页 |
2.2 相关车速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18-19页 |
2.2.1 运行速度与限制速度的关系 | 第18页 |
2.2.2 设计速度与限制速度的关系 | 第18页 |
2.2.3 临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关系 | 第18页 |
2.2.4 临界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关系 | 第18-19页 |
2.3 临界速度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2.3.1 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页 |
2.3.2 道路理想条件 | 第19页 |
2.3.3 计算方法研究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改扩建高速公路运行控制分析 | 第23-40页 |
3.1 改扩建高速公路特征分析 | 第23-30页 |
3.1.1 改扩建高速公路概况 | 第23页 |
3.1.2 高速公路改扩建方式 | 第23-24页 |
3.1.3 改扩建高速公路交通流特征分析 | 第24-27页 |
3.1.4 改扩建高速公路主要安全问题及事故特点分析 | 第27-30页 |
3.2 改扩建高速公路的限速路段划分 | 第30-35页 |
3.2.1 限速路段划分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1页 |
3.2.2 限速路段长度分析 | 第31-35页 |
3.2.3 限速路段的划分 | 第35页 |
3.3 改扩建高速公路特殊路段运行控制分析 | 第35-37页 |
3.3.1 隧道路段运行控制分析 | 第35-36页 |
3.3.2 长大下坡路段运行控制分析 | 第36-37页 |
3.4 改扩建高速公路匝道出口过渡段运行控制分析 | 第37-39页 |
3.4.1 匝道出口过渡段概念 | 第37-38页 |
3.4.2 匝道出口交通流运行特性分析 | 第38-39页 |
3.4.3 匝道出口过渡段长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页 |
3.4.4 匝道出口运行控制策略 | 第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改扩建高速公路特殊路段运行控制研究 | 第40-60页 |
4.1 河北京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介绍 | 第40-41页 |
4.2 限速路段划分及限速标志设置 | 第41-44页 |
4.2.1 临界速度计算和限速路段划分 | 第41-43页 |
4.2.2 限速标志及设施设置 | 第43-44页 |
4.3 特殊路段运行控制分析 | 第44-46页 |
4.3.1 长大下坡概况 | 第44页 |
4.3.2 长大下坡标志标线设置方案 | 第44-46页 |
4.4 互通立交匝道出口运行控制分析 | 第46-50页 |
4.4.1 过渡段长度概述 | 第46-47页 |
4.4.2 计算驾驶人视认距离 | 第47页 |
4.4.3 计算驾驶人调整车速行驶距离 | 第47-48页 |
4.4.4 计算驾驶人匀速行驶路段 | 第48页 |
4.4.5 过渡段长度评价及分析 | 第48-50页 |
4.5 事故黑点路段运行控制分析 | 第50-59页 |
4.5.1 郭村立交标志标线改善方案 | 第50-55页 |
4.5.2 基于VISSIM仿真的方案验证及分析 | 第55-5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