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ZnMnO3及Mn掺杂α-Fe2O3的制备、结构表征与储锂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9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3-16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及特点第13-15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第15-16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6-17页
    1.4 合金储锂型氧化物第17-19页
        1.4.1 锡基氧化物第17-18页
        1.4.2 硅基氧化物第18-19页
    1.5 氧化还原储锂型氧化物第19-25页
        1.5.1 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第20-22页
        1.5.2 过渡金属氧化物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第22-25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7 参考文献第26-3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9-44页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39-40页
        2.1.1 化学试剂及规格第39-40页
        2.1.2 实验设备及其规格第40页
    2.2 材料的结构表征第40-42页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第40-41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1页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第41页
        2.2.4 比表面积分析第41页
        2.2.5 热分析第41-42页
    2.3 模型电池的组装第42-43页
        2.3.1 电极片的制备第42页
        2.3.2 模型电池的组装第42-43页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3-44页
        2.4.1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43页
        2.4.2 循环伏安(CV)测试第43-44页
第三章 多孔ZnMnO_3微球的简易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44-61页
    3.1 引言第44-45页
    3.2 制备过程第45-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6页
        3.3.1 前驱体和产物的结构表征第46-50页
        3.3.2 ZnMnO_3电化学性能的表征第50-53页
        3.3.3 ZnMnO_3优异的储锂性能的研究第53-56页
    3.4 本章总结第56页
    3.5 参考文献第56-61页
第四章 锰掺杂的α-Fe_2O_3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第61-79页
    4.1 引言第61页
    4.2 制备过程第61-6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2-73页
        4.3.1 结构表征第62-70页
        4.3.2 不同氧化物电化学性能的表征第70-73页
    4.4 本章总结第73-74页
    4.5 参考文献第74-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0-81页
附件第81-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不同风险因素组合的水库防洪风险分析
下一篇:基于临界速度的改扩建高速公路特殊路段运行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