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新型柔性电子标签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6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传统电子标签第16-27页
    2.1 RFID技术简介第16页
    2.2 电子标签天线第16-17页
    2.3 电子标签芯片第17-27页
        2.3.1 整流电路第18-20页
        2.3.2 限幅稳压电路第20-21页
        2.3.3 时钟提取电路第21-22页
        2.3.4 解调电路第22-24页
        2.3.5 调制电路第24页
        2.3.6 存储系统第24-27页
第三章 新型柔性电子标签第27-44页
    3.1 所用仪器介绍第27-32页
        3.1.1 磁控溅射仪第27-28页
        3.1.2 光刻机第28-29页
        3.1.3 电子束蒸发镀膜机第29-30页
        3.1.4 热蒸发镀膜机第30-31页
        3.1.5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31-32页
    3.2 天线设计第32-34页
    3.3 电致变色显示第34-38页
    3.4 柔性芯片制备第38-44页
        3.4.1 柔性衬底第38-40页
        3.4.2 衬底清洗第40-42页
        3.4.3 溅射IGZO第42页
        3.4.4 光刻与电极生长第42-44页
第四章 新型柔性电子标签的驱动方式第44-48页
    4.1 RFID读写器驱动第44页
    4.2 便携式13.56MHz射频发射器第44-46页
    4.3 手机驱动第46-48页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48-51页
    5.1 全文总结第48-49页
    5.2 产品展示第49页
    5.3 未来工作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附件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维Burgers方程的有限元数值解法
下一篇:奶牛乳房炎对血液相关指标和乳汁性状的影响及致病菌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