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工艺论文

热成形微观组织预测及S形梁模具分区冷却热成形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汽车用钢板第11-13页
        1.2.1 汽车用钢板的分类第11-12页
        1.2.2 先进高强度钢板(AHSS)第12-13页
    1.3 热成形技术及其发展现状第13-17页
        1.3.1 热成形技术第13-15页
        1.3.2 热成形材料第15-16页
        1.3.3 热成形零部件应用现状第16-17页
    1.4 强度复合热成形工艺第17-19页
        1.4.1 板料分段加热第18页
        1.4.2 模具分段加热第18-19页
        1.4.3 模具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材料第19页
        1.4.4 改变模具和板料之间的接触状态第19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2 热成形相关理论第21-30页
    2.1 合金元素对钢板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2.2 热成形数值模拟方法第22-26页
        2.2.1 热成形数值模拟发展现状第23-24页
        2.2.2 热成形材料模型第24-25页
        2.2.3 动力显式算法时间步长控制第25-26页
    2.3 热成形传热学理论第26-29页
    2.4 相变潜热对热成形温度场的影响第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热成形微观组织预测第30-41页
    3.1 热成形相变动力学理论第30-34页
        3.1.1 扩散型相变动力学第30-34页
        3.1.2 非扩散型相变动力学第34页
    3.2 硬度预测模型第34-35页
    3.3 预测方法第35-37页
    3.4 计算结果第37-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S形梁模具分区冷却热成形仿真分析第41-52页
    4.1 S形模具几何模型的建立第41-43页
    4.2 有限元模型第43-46页
        4.2.1 S形模具及板料网格划分第43页
        4.2.2 S形梁热成形数值模拟参数设置第43-44页
        4.2.3 热接触的定义第44-46页
    4.3 S形梁模具分区冷却热成形仿真方案第46页
    4.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6-51页
        4.4.1 模具温度对冷却速率的影响第46-49页
        4.4.2 模具温度对S形梁硬度分布的影响第49-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5 S形梁模具分区冷却热成形实验研究第52-65页
    5.1 实验方法第52-56页
        5.1.1 实验材料第52页
        5.1.2 实验方案第52-53页
        5.1.3 硬度测试第53-55页
        5.1.4 金相测试第55-56页
    5.2 实验设备第56-57页
    5.3 PATEL&COHEN经典相变理论及其发展第57-59页
    5.4 结果分析第59-64页
        5.4.1 金相测试结果第59-60页
        5.4.2 模具温度对硬度影响分析与比较第60-61页
        5.4.3 应力状态对硬度影响分析第61-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与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荧光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用于多功能药物载体的研究
下一篇:摇臂式悬架月球车平顺性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