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1.1 染料废水 | 第11-13页 |
1.1.1 染料废水概述 | 第11页 |
1.1.2 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 | 第11-12页 |
1.1.3 光催化法处理染料废水 | 第12页 |
1.1.4 其他方法处理染料废水 | 第12-13页 |
1.2 二氧化钛的概述 | 第13-16页 |
1.2.1 二氧化钛的晶型结构 | 第13页 |
1.2.2 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 第13-15页 |
1.2.3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机理 | 第15页 |
1.2.4 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效率的方法 | 第15-16页 |
1.3 淀粉概述 | 第16-21页 |
1.3.1 淀粉简介 | 第16页 |
1.3.2 交联淀粉微球研究 | 第16-19页 |
1.3.3 交联多孔淀粉研究 | 第19-21页 |
1.4 淀粉和TiO_2的复合改性研究 | 第21-23页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2 CSM/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4-37页 |
2.1 实验主要仪器及药品 | 第24页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4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7页 |
2.2.1 CSM/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4-26页 |
2.2.2 样品表征 | 第26页 |
2.2.3 MB溶液标准曲线测试 | 第26页 |
2.2.4 吸附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2.2.5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2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2.3.1 复合材料形貌与结构分析 | 第27-30页 |
2.3.2 MB溶液标准曲线 | 第30-32页 |
2.3.3 CSM添加量对CSM/TiO_2吸附性能影响 | 第32-33页 |
2.3.4 CSM添加量对CSM/TiO_2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5 CSM/TiO_2与CSM、TiO_2性能比较 | 第34-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FDPS/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7-47页 |
3.1 实验主要仪器及药品 | 第37-38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3.1.2 实验药品 | 第37-3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3.2.1 FDPS/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8页 |
3.2.2 样品表征 | 第38-39页 |
3.2.3 吸附性能测试 | 第39页 |
3.2.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3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3.3.1 复合材料形貌与结构分析 | 第39-42页 |
3.3.2 FDPS添加量对FDPS/Ti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3 FDPS添加量对FDPS/TiO_2光催化性能影响 | 第43-44页 |
3.3.4 FDPS/TiO_2与FDPS、TiO_2性能比较 | 第44-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4 复合材料处理染料废水的机理探究 | 第47-67页 |
4.1 实验主要仪器和药品 | 第47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4.1.2 实验药品 | 第4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4.2.1 复合材料协同处理染料废水性能研究 | 第47-48页 |
4.2.2 等温吸附模型 | 第48-49页 |
4.2.3 动力学模型 | 第4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9-66页 |
4.3.1 CSM/TiO_2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 第49-54页 |
4.3.2 CSM/TiO_2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第54-56页 |
4.3.3 FDPS/TiO_2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 第56-60页 |
4.3.4 FDPS/TiO_2协同作用机理研究 | 第60-62页 |
4.3.5 CSM/TiO_2协同作用与吸附作用对比 | 第62-64页 |
4.3.6 FDPS/TiO_2协同作用与吸附作用对比 | 第64-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创新性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