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村信息服务研究--以江苏省丰县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20页 |
·农民与农户 | 第15-16页 |
·农民的概念 | 第15页 |
·农户的概念 | 第15-16页 |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内涵 | 第16-17页 |
·信息服务 | 第16页 |
·农村信息服务 | 第16页 |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 第16-17页 |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结构 | 第17-19页 |
·农村信息服务目标 | 第17页 |
·农村信息服务主体 | 第17-18页 |
·农村信息服务对象 | 第18页 |
·农村信息服务内容 | 第18页 |
·农村信息服务渠道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丰县农户信息需求与获取 | 第20-35页 |
·调查样本分析 | 第20-22页 |
·样本调查区的选择 | 第20-21页 |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农户信息需求情况 | 第22-31页 |
·农户信息需要内容 | 第22-23页 |
·农户信息需求偏好 | 第23-26页 |
·农户信息需求影响因素 | 第26-30页 |
·农户信息需求特点 | 第30-31页 |
·农户信息获取渠道 | 第31-34页 |
·农户信息获取渠道 | 第31-33页 |
·农户信息来源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丰县信息服务供给分析 | 第35-48页 |
·丰县信息服务供给情况 | 第35-37页 |
·中华果都网 | 第35-36页 |
·《果都金桥》节目 | 第36页 |
·果都服务热线“16822168” | 第36-37页 |
·县、镇、村、户四级服务网络体系 | 第37页 |
·丰县信息服务途径与模式 | 第37-45页 |
·信息服务供给途径 | 第37-43页 |
·丰县信息服务组织模式 | 第43-45页 |
·丰县信息服务成功之道 | 第45-46页 |
·抓住“头尾” | 第45-46页 |
·整合“四电” | 第46页 |
·建立制度 | 第46页 |
·稳定队伍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五章 以需求为导向的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 第48-63页 |
·丰县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 第48-50页 |
·农户的信息认识不足 | 第48页 |
·网络基础设施薄弱 | 第48页 |
·农户获取信息的意识不高 | 第48-49页 |
·高昂的费用严重制约信息化建设 | 第49页 |
·农户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 | 第49页 |
·提供的信息不适应农户生产经营的需要 | 第49页 |
·已有信息资源利用不足 | 第49-50页 |
·信息服务专业人才缺乏 | 第50页 |
·信息服务缺乏专职部门 | 第50页 |
·提升农村信息服务质量的对策 | 第50-54页 |
·建立农户信息需求表达机制 | 第50-51页 |
·加大投入,改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第51页 |
·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人才 | 第51-52页 |
·提高农户信息意识,加强农户信息技术培训 | 第52页 |
·建立政府、企业及第三部门协同运作的供给机制 | 第52-53页 |
·加强管理、统筹规划,整合利用各种涉农资源 | 第53-54页 |
·增加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扩大示范效应 | 第54页 |
·现代信息服务体系模型构建 | 第54-62页 |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54-55页 |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渠道建设 | 第55-57页 |
·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内容建设 | 第57-58页 |
·现代农村信息服务模型的构建 | 第58-59页 |
·模型阐释 | 第59-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3页 |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丰县农户信息需求与获取调查问卷 | 第69-71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