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5-26页 |
1.1 核受体超家族 | 第15-16页 |
1.2 孤儿核受体Nur77 | 第16-20页 |
1.2.1 简介与结构 | 第16-17页 |
1.2.2 Nur77参与的细胞调节 | 第17页 |
1.2.3 Nur77的翻译后修饰 | 第17-18页 |
1.2.4 Nur77与癌症 | 第18-20页 |
1.3 雌激素受体α | 第20-22页 |
1.3.1 简介与结构 | 第20-21页 |
1.3.2 雌激素信号通路 | 第21-22页 |
1.3.3 雌激素受体α与乳腺癌 | 第22页 |
1.4 SUMO化修饰 | 第22-25页 |
1.4.1 简介 | 第22页 |
1.4.2 SUMO化修饰的过程 | 第22-24页 |
1.4.3 SUMO化修饰的功能 | 第24页 |
1.4.4 SUMO化修饰与疾病 | 第24-25页 |
1.5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5.1 选题依据 | 第25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2 Nur77的SUMO化修饰 | 第26-37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仪器与试剂 | 第26-28页 |
2.2.1 仪器 | 第26-27页 |
2.2.2 试剂 | 第27页 |
2.2.3 菌种、细胞 | 第27-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3.1 感受态细胞(DH5α)的制备 | 第28页 |
2.3.2 转化 | 第28页 |
2.3.3 提取质粒 | 第28-29页 |
2.3.4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 第29页 |
2.3.5 细胞培养 | 第29页 |
2.3.6 细胞转染 | 第29-30页 |
2.3.7 细胞裂解 | 第30页 |
2.3.8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浓度 | 第30页 |
2.3.9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 | 第30页 |
2.3.10 SDS-PAGE电泳 | 第30-31页 |
2.3.11 湿法转膜及曝光 | 第31-32页 |
2.3.12 免疫荧光 | 第32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32-36页 |
2.4.1 Nur77的SUMO化位点软件分析 | 第32-33页 |
2.4.2 Hela细胞中Nur77的SUMO化 | 第33-34页 |
2.4.3 Nur77 SUMO化共价性修饰的确定 | 第34页 |
2.4.4 Nur77与SUMO在细胞中的定位 | 第34-36页 |
2.5 讨论 | 第36页 |
2.6 小结 | 第36-37页 |
3 Nur77的SUMO化修饰位点确定 | 第37-43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仪器与试剂 | 第37-38页 |
3.2.1 仪器 | 第37页 |
3.2.2 试剂 | 第37-38页 |
3.2.3 菌种、细胞 | 第38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3.3.1 Nur77单位点突变体的构建 | 第38-39页 |
3.3.2 Nur77双位点突变体的构建 | 第39-40页 |
3.3.3 细胞培养 | 第40页 |
3.3.4 细胞转染 | 第40页 |
3.3.5 细胞裂解 | 第40页 |
3.3.6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浓度 | 第40页 |
3.3.7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 | 第40页 |
3.3.8 SDS-PAGE电泳 | 第40页 |
3.3.9 湿法转膜及曝光 | 第40-41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3.4.1 Nut77位点突变缺失体的表达 | 第41页 |
3.4.2 Nur77的SUMO化修饰位点的确定 | 第41-42页 |
3.5 讨论 | 第42页 |
3.6 小结 | 第42-43页 |
4 乳腺癌细胞中SUMO化修饰对Nut77功能的影响 | 第43-49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仪器与试剂 | 第43页 |
4.2.1 仪器 | 第43页 |
4.2.2 试剂 | 第43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3-45页 |
4.3.1 细胞培养 | 第43页 |
4.3.2 细胞转染 | 第43页 |
4.3.3 细胞裂解 | 第43页 |
4.3.4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第43-44页 |
4.3.5 细胞克隆体形成 | 第44页 |
4.3.6 MTT细胞增殖实验 | 第44-45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4.4.1 SUMO化影响Nur77对下游靶基因的调节 | 第45页 |
4.4.2 SUMO化影响Nur77对下游靶基因的调节有剂量依赖性 | 第45-46页 |
4.4.3 SUMO化修饰影响Nur77在乳腺癌细胞克隆形成中的功能 | 第46-47页 |
4.4.4 SUMO化修饰影响Nur77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功能 | 第47-48页 |
4.5 讨论 | 第48页 |
4.6 小结 | 第48-49页 |
5 Nur77与ERα间的相互作用及功能影响 | 第49-58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仪器与试剂 | 第49-50页 |
5.2.1 仪器 | 第49页 |
5.2.2 试剂 | 第49-50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50-52页 |
5.3.1 细胞培养 | 第50页 |
5.3.2 细胞转染 | 第50页 |
5.3.3 细胞裂解 | 第50页 |
5.3.4 考马斯亮蓝法测蛋白质浓度 | 第50页 |
5.3.5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 | 第50页 |
5.3.6 SDS-PAGE电泳 | 第50页 |
5.3.7 湿法转膜及曝光 | 第50页 |
5.3.8 免疫荧光 | 第50页 |
5.3.9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E2刺激) | 第50页 |
5.3.10 反转录PCR | 第50-52页 |
5.3.11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 | 第52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52-57页 |
5.4.1 Hela细胞中Nur77与ERα间的相互作用 | 第52-53页 |
5.4.2 Hela细胞中Nur77与ERα的亚细胞定位 | 第53-54页 |
5.4.3 Nur77对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5.4.4 Nut77对ERα转录活性的影响有剂量依赖性 | 第55-56页 |
5.4.5 Nur77对ERα下游靶基因mRNA水平影响 | 第56-57页 |
5.5 讨论 | 第57页 |
5.6 小结 | 第57-58页 |
6 乳腺癌细胞中SUMO化修饰影响ERα介导下Nur77的功能 | 第58-63页 |
6.1 引言 | 第58页 |
6.2 仪器与试剂 | 第58页 |
6.2.1 仪器 | 第58页 |
6.2.2 试剂 | 第58页 |
6.3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6.3.1 细胞培养 | 第58页 |
6.3.2 细胞转染 | 第58页 |
6.3.3 细胞裂解 | 第58页 |
6.3.4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第58页 |
6.3.5 细胞克隆体形成 | 第58-59页 |
6.3.6 MTT细胞增殖实验 | 第59页 |
6.4 结果与分析 | 第59-62页 |
6.4.1 SUMO化影响Nur77对ERa转录活性的调节 | 第59页 |
6.4.2 SUMO化影响ERα介导的Nur77在乳腺癌细胞克隆体形成中的功能 | 第59-61页 |
6.4.3 SUMO化影响ERα介导的Nur77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功能 | 第61-62页 |
6.5 讨论 | 第62页 |
6.6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