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9和Qt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课题相关背景 | 第8-9页 |
·视频监控和嵌入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1-12页 |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开发流程 | 第12-15页 |
·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7-26页 |
·ARM微处理器简介 | 第17-21页 |
·ARM处理器系列 | 第17-18页 |
·ARM体系结构 | 第18页 |
·S3C2440A微处理器介绍 | 第18-21页 |
·ARM最小系统的设计 | 第21-25页 |
·电源电路和时钟电路的设计 | 第21-22页 |
·存储器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22-24页 |
·JTAG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24-25页 |
·本章总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开发平台的设计 | 第26-45页 |
·LINUX操作系统 | 第26-28页 |
·Linux简介 | 第26-27页 |
·选择Linux作为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因 | 第27-28页 |
·交叉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28-32页 |
·安装交叉编译环境 | 第28-30页 |
·安装NFS服务器 | 第30页 |
·安装TFTP服务器 | 第30-31页 |
·安装Samba服务器 | 第31-32页 |
·BOOTLOADER的原理及移植 | 第32-37页 |
·Bootloader简介 | 第32页 |
·U-boot的移植 | 第32-37页 |
·U-boot测试 | 第37页 |
·嵌入式LINUX内核 | 第37-40页 |
·Linux内核版本及特点 | 第37-38页 |
·Linux内核的组成部分 | 第38-40页 |
·LINUX内核的移植 | 第40-41页 |
·准备工作 | 第40页 |
·内核的移植修改 | 第40-41页 |
·制作根文件系统 | 第41-44页 |
·YAFFS文件系统的移植 | 第42-44页 |
·本章总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嵌入式视频监控应用程序设计 | 第45-58页 |
·V4L视频图像采集程序的设计 | 第45-49页 |
·V4L的主要数据结构和函数 | 第45-46页 |
·视频采集的实现 | 第46-49页 |
·图像数据编码的实现 | 第49-53页 |
·Xvid介绍 | 第49页 |
·Xvid编码的实现 | 第49-53页 |
·视频图像的传输 | 第53-55页 |
·Linux下RTP库的安装 | 第53-54页 |
·图像数据的发送 | 第54-55页 |
·服务器端多线程机制的设计 | 第55-57页 |
·多线程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客户端的程序设计 | 第58-75页 |
·客户端图像数据的接收 | 第58-59页 |
·视频数据的解码 | 第59-60页 |
·视频图像的显示 | 第60-62页 |
·QT客户端程序的设计 | 第62-70页 |
·Qt简介 | 第62-63页 |
·Qt的插槽机制和执行过程 | 第63-65页 |
·Qtopia4.6.3开发平台的搭建 | 第65-67页 |
·服务器视频监控管理软件的设计 | 第67-70页 |
·系统测试 | 第70-75页 |
·系统功能测试 | 第70-73页 |
·系统性能测试 | 第73-7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总结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