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 柑橘溃疡病 | 第11-13页 |
1.1.1 柑橘溃疡病病原菌分类 | 第11-12页 |
1.1.2 柑橘溃疡病的危害 | 第12页 |
1.1.3 柑橘溃疡病的防治 | 第12-13页 |
1.2 植物的防御机制 | 第13-15页 |
1.2.1 MAPK级联信号途径 | 第13-14页 |
1.2.2 激素类信号途径 | 第14-15页 |
1.3 WRKY转录因子 | 第15-19页 |
1.3.1 WRKY结构域和W盒 | 第15-16页 |
1.3.2 WRKY转录因子的分类 | 第16页 |
1.3.3 WRKY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第16-18页 |
1.3.4 植物激素对WRKY的调节作用 | 第18-19页 |
1.4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 | 第19-22页 |
1.4.1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的分类 | 第19-21页 |
1.4.2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PR-1 家族 | 第21页 |
1.4.3 PR-1 蛋白的结构模型及分类 | 第21页 |
1.4.4 PR-1 蛋白的功能 | 第21-22页 |
1.4.5 植物激素对PR-1 的调节作用 | 第22页 |
1.5 柑橘溃疡病的抗性育种 | 第22-25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5-27页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页 |
2.2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7-41页 |
3.1 材料 | 第27-28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7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27页 |
3.1.4 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27-28页 |
3.1.5 培养基 | 第28页 |
3.2 方法 | 第28-41页 |
3.2.1 目的基因的筛选 | 第28-30页 |
3.2.2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30-34页 |
3.2.3 WRKY基因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34-37页 |
3.2.4 WRKY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7页 |
3.2.5 转基因锦橙的获得 | 第37-40页 |
3.2.6 转基因植株的抗性评价 | 第40-41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1-59页 |
4.1 目的基因筛选 | 第41页 |
4.2 目的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41-42页 |
4.3 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42-47页 |
4.3.1 CsWRKY蛋白的多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 | 第42-44页 |
4.3.2 CsPR-1 的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 | 第44-47页 |
4.4 CsWRKY的亚细胞定位 | 第47-48页 |
4.4.1 CsWRKY的亚细胞定位预测 | 第47页 |
4.4.2 CsWRKY转化洋葱表皮细胞分析 | 第47-48页 |
4.5 CsWRKY的诱导分析 | 第48-51页 |
4.5.1 溃疡病对CsWRKY的诱导表达分析 | 第48-49页 |
4.5.2 外源激素诱导CsWRKY的表达分析 | 第49-51页 |
4.6 超量表达转基因锦橙植株的获得 | 第51-52页 |
4.6.1 目的基因转化锦橙 | 第51页 |
4.6.2 转基因锦橙的PCR检测 | 第51-52页 |
4.7 转基因锦橙的抗病性分析 | 第52-54页 |
4.7.1 转基因植株的平均病斑面积比较 | 第52-53页 |
4.7.2 转基因植株病情指数的比较 | 第53-54页 |
4.8 转基因锦橙中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第54页 |
4.9 转基因锦橙中WRKY基因与PR基因相互调节的表达分析 | 第54-55页 |
4.10 转基因锦橙的相关表型分析 | 第55-59页 |
4.10.1 转基因植株表型观察 | 第55-56页 |
4.10.2 转基因植株叶面积指数分析 | 第56-59页 |
第5章 讨论 | 第59-6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7页 |
附录 缩略词表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发表文章与参与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