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2页 |
1.1 双功能催化 | 第10-11页 |
1.2 叔胺-氢键给体双功能催化剂 | 第11-19页 |
1.3 论文立题 | 第19-22页 |
第二章 金鸡纳碱衍生的叔胺-膦酰胺双功能催化剂的合成改进研究 | 第22-30页 |
2.1 (次)膦酰胺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2.2 课题设计 | 第26页 |
2.3 叔胺-膦酰胺双功能催化剂的合成改进研究 | 第26-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3-硫杂氧化吲哚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 第30-50页 |
3.1 硫杂季碳氧化吲哚 | 第30-31页 |
3.2 C3位硫杂季碳氧化吲哚的不对称构建策略及研究进展 | 第31-37页 |
3.3 课题设计 | 第37-39页 |
3.4 3-硫杂氧化吲哚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 | 第39-47页 |
3.5 反应机理的初步研究 | 第47-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金鸡纳碱衍生的不同氢键给体-叔胺双功能催化剂在3-取代氧化吲哚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的比较研究 | 第50-64页 |
4.1 3-取代氧化吲哚与硝基烯烃的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 第50-56页 |
4.2 课题设计 | 第56-58页 |
4.3 催化剂考察 | 第58-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64-66页 |
第六章 实验部分 | 第66-94页 |
6.1 实验通则 | 第66页 |
6.2 催化剂制备 | 第66-75页 |
6.3 原料制备 | 第75-79页 |
6.4 手性产物及表征 | 第79-92页 |
6.5 产物绝对构型确定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附录 | 第99-105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