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表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5页 |
1.1 果蔬中常见农药残留种类及其危害 | 第13-14页 |
1.2 离子液体 | 第14-16页 |
1.2.1 离子液体的分类 | 第14-15页 |
1.2.2 离子液体性质 | 第15-16页 |
1.2.3 离子液体的毒性 | 第16页 |
1.3 液相微萃取技术研究 | 第16-20页 |
1.3.1 单滴微萃取 | 第16-17页 |
1.3.2 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 | 第17-18页 |
1.3.3 分散液液微萃取 | 第18-20页 |
1.4 IL-DLLME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 第20-24页 |
1.4.1 结合辅助萃取方式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1.4.2 IL作为分散剂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 第21页 |
1.4.3 复杂基质中农残检测 | 第21页 |
1.4.4 磁性纳米粒子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4.5 IL-DLLME在兽药检测中的应用 | 第22页 |
1.4.6 结合衍生方法在农残检测中的应用 | 第22-24页 |
1.5 小结 | 第24-25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5-27页 |
第3章 温控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果汁中杀菌剂残留 | 第27-4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1页 |
3.1.1 仪器与试剂 | 第27页 |
3.1.2 所测农药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27-31页 |
3.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31页 |
3.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页 |
3.1.5 液相色谱(HPLC)条件 | 第31页 |
3.1.6 DLLME操作过程 | 第31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3.2.1 标准溶液图谱 | 第31-32页 |
3.2.2 仪器参数评估 | 第32-33页 |
3.2.3 IL-DLLME条件优化 | 第33-37页 |
3.2.4 方法评估 | 第37-38页 |
3.2.5 实际样品分析 | 第38-39页 |
3.3 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涡旋辅助离子液体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果汁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 | 第41-5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4.1.1 仪器与试剂 | 第41页 |
4.1.2 所测农药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41-43页 |
4.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43页 |
4.1.4 HPLC条件 | 第43页 |
4.1.5 IL-DLLME操作过程 | 第43-4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4.2.1 仪器参数评估 | 第44页 |
4.2.2 萃取剂类型选择 | 第44-45页 |
4.2.3 萃取剂用量选择 | 第45页 |
4.2.4 分散剂类型选择 | 第45-46页 |
4.2.5 分散剂用量选择 | 第46页 |
4.2.6 萃取时间的选择 | 第46-47页 |
4.2.7 盐效应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8 其他因素选择 | 第48页 |
4.2.9 方法的回收率、精密度和检出限 | 第48-49页 |
4.2.10 实际样品分析 | 第49-50页 |
4.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QUECHERS-IL-DLLME结合HPLC检测水果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方法 | 第51-59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5.1.1 仪器与试剂 | 第51页 |
5.1.2 所测农药的结构及理化性质(见4.1.2) | 第51页 |
5.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51页 |
5.1.4 HPLC条件 | 第51页 |
5.1.5 QuEChERS-IL-DLLME操作过程 | 第51-52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8页 |
5.2.1 仪器参数评估 | 第52页 |
5.2.2 单因素优化 | 第52-54页 |
5.2.3 响应面法优化显著性因素 | 第54-57页 |
5.2.4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 第57-58页 |
5.2.5 实际样品分析 | 第58页 |
5.3 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讨论 | 第59-6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7.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