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te | 第5页 |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7-14页 |
| 第一章 研究地及研究类群简介 | 第7-10页 |
| 1.1 大、小兴安岭地区自然概况 | 第7页 |
| 1.2 红菇属简介 | 第7-10页 |
| 第二章 红菇属国内外分类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 1.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 1.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1.3 选题理由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4-46页 |
| 第一章 大小兴安岭地区红菇属形态分类 | 第14-40页 |
| 1.1 研究标本 | 第14页 |
|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14-15页 |
| 1.3 实验方法 | 第15-16页 |
| 1.4 形态学研究 | 第16-40页 |
|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40-46页 |
| 2.1 研究方法 | 第40-43页 |
| 2.2 分子系统学 | 第43-46页 |
| 结论 | 第46-48页 |
| 1.1 结论 | 第46页 |
| 1.2 展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附录A:红菇属真菌线条图 | 第52-77页 |
| 附录B:红菇属真菌扫描电镜照片 | 第77-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