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8-24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8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三) 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10-18页 |
(四)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五) 选点依据与实践考察 | 第20-22页 |
(六)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一、和谐共生:西南边境地区基础教育的应然状态 | 第24-30页 |
(一) 对边境民族地区基本特点的分析 | 第24页 |
(二) 对边境社区、家庭和学校的现状考察 | 第24-26页 |
(三) 边境地区的基础教育应该为什么打基础 | 第26-30页 |
二、和谐共生理念观照下西南边境基础教育的现状 | 第30-50页 |
(一) 学校对学生学习生活的观照 | 第30-44页 |
(二) 学校与家庭的互动情况 | 第44-47页 |
(三) 学校与社区的联动共生情况 | 第47-49页 |
(四) 西南边境基础教育现状的初步总结 | 第49-50页 |
三、西南边境学校基础教育理念的实然状态 | 第50-56页 |
(一) 基础教育理念的城市化倾向 | 第50-52页 |
(二) 以“国门学校”为办学目标的理念误读 | 第52-56页 |
四、西南边境地区基础教育理念偏差的归因分析 | 第56-60页 |
(一) 历史因素 | 第56页 |
(二) 学校方面的因素 | 第56-58页 |
(三) 社会因素 | 第58-60页 |
五、和谐共生理念观照下西南边境基础教育的调适策略 | 第60-64页 |
(一) 发挥边境学校的特殊功能 | 第60页 |
(二) 课程设置与当地实际相适应 | 第60-61页 |
(三) 重视双语教学 | 第61页 |
(四) 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动共生 | 第61-62页 |
(五) 学校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间建立起双向适应和滋养的关系 | 第62-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附录 | 第7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