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7-19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7-9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9-11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五)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一、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过程文化缺位问题 | 第19-25页 |
(一) 重读音、淡形义 | 第19-21页 |
(二) 讲形不顾义,违背构字规律 | 第21-22页 |
(三) 以写促识 | 第22-25页 |
二、字源识字教学行动研究方案 | 第25-29页 |
(一) 行动研究目标计划 | 第25-26页 |
(二) 行动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26页 |
(三) 行动研究两阶段 | 第26页 |
(四) 行动研究内容的选择和依据 | 第26-29页 |
三、字源识字教学行动研究过程 | 第29-45页 |
(一) 第一阶段合作行动研究 | 第29-32页 |
(二) 第二阶段独立行动研究 | 第32-45页 |
四、字源识字教学行动研究结果 | 第45-51页 |
(一) “音、形、义”结合,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 | 第45页 |
(二) “形、义”相行,促进学生识字有效迁移 | 第45-46页 |
(三) 字根为本,识字效果显著 | 第46-48页 |
(四) 有效识别字形,对字形的文化内涵认知及字义理解不明显 | 第48-51页 |
五、字源识字教学行动研究思考 | 第51-55页 |
(一) 完善相应的成系统的字源识字资料并创建网络课堂 | 第51页 |
(二) 开发相应的学生、家长字源识字读本 | 第51-52页 |
(三) 编制字源识字相关课堂游戏 | 第52-53页 |
(四) 字源讲解度应适合小学生认知程度 | 第53-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