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第13-15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1.3.1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盈余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 | 第15-16页 |
1.3.2 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与其他估值模型的比较研究 | 第16-19页 |
1.3.3 利用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对股票收益预测能力的实证检验 | 第19-21页 |
1.3.4 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应用于具体企业估值定价 | 第21-23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第23-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剩余收益模型的基础理论 | 第26-30页 |
2.1 企业价值的定义 | 第26页 |
2.2 企业价值评估经典理论 | 第26-29页 |
2.2.1 艾尔文·费雪的资本价值理论 | 第26-27页 |
2.2.2 MM理论 | 第27-28页 |
2.2.3 权衡理论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剩余收益估值模型及改进 | 第30-39页 |
3.1 传统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介绍 | 第30-34页 |
3.1.1 剩余收益模型发展历程 | 第30-31页 |
3.1.2 剩余收益模型假设条件 | 第31-32页 |
3.1.3 传统剩余收益模型的推导过程 | 第32-34页 |
3.1.4 评述传统剩余收益模型 | 第34页 |
3.2 改进剩余收益模型 | 第34-38页 |
3.2.1 引入杜邦分析体系 | 第34-36页 |
3.2.2 引入P/B乘数和P/E乘数 | 第36-37页 |
3.2.3 改进剩余收益模型的意义 | 第37-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案例研究——以万科集团为例 | 第39-66页 |
4.1 万科集团简介 | 第39-40页 |
4.2 商业分析 | 第40-46页 |
4.2.1 宏观经济环境 | 第40-41页 |
4.2.2 行业政策及发展状况 | 第41-45页 |
4.2.3 万科集团发展战略 | 第45-46页 |
4.3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参数变量估计 | 第46-56页 |
4.3.1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销售收入(S)分析 | 第46-50页 |
4.3.2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销售利润率(MOS)分析 | 第50-51页 |
4.3.3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资产周转率(ATO)分析 | 第51-53页 |
4.3.4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权益乘数(EM)分析 | 第53-55页 |
4.3.5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权益资本成本(r)分析 | 第55页 |
4.3.6 基于剩余收益模型的企业基期账面价值(BV_0)、期限(T)、市盈率(P_T/E_T)、每股盈余(E)、T期账面价值(BV_T)分析 | 第55-56页 |
4.4 估值分析及评价 | 第56-62页 |
4.5 敏感性分析 | 第62-65页 |
4.5.1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 第62-63页 |
4.5.2 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 第63-6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