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7页 |
1.2 氮氧化物的危害及生成途径 | 第17-18页 |
1.3 氮氧化物的控制 | 第18-21页 |
1.3.1 低NO_x燃烧前控制 | 第18-19页 |
1.3.2 燃烧后烟气脱硝 | 第19-21页 |
1.4 SCR脱硝方法和原理 | 第21-30页 |
1.4.1 采用不同还原剂的SCR脱硝方法 | 第21-24页 |
1.4.2 催化剂的失活和再生 | 第24-27页 |
1.4.3 SCR整体式反应器 | 第27-30页 |
1.5 商业钒基催化剂利用现状 | 第30-31页 |
1.6 NH_3-SCR脱硝催化剂研究 | 第31-38页 |
1.6.1 NH_3-SCR催化剂 | 第31-34页 |
1.6.2 NH_3-SCR催化剂反应机理研究 | 第34-37页 |
1.6.3 NH_3-SCR反应动力学研究 | 第37-38页 |
1.7 课题选择、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8-40页 |
1.7.1 选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 第38-39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9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装置及分析测试方法 | 第49-59页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49-51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1-54页 |
2.2.1 Ce-M-SbO_x的制备 | 第51-53页 |
2.2.2 Ce-M-SbO_x/meso-TiO_2的制备 | 第53页 |
2.2.3 活性焦为载体Ce-W-SbO_x/NPAC的制备 | 第53-54页 |
2.3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54-56页 |
2.3.1 催化剂活性评价 | 第54-56页 |
2.3.2 活性评价及数据处理 | 第56页 |
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56-59页 |
2.4.1 比表面积分析(BET) | 第56页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56页 |
2.4.3 Raman分析 | 第56-57页 |
2.4.4 热重分析 (TG-DSC) | 第57页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 | 第57页 |
2.4.6 NH_3程序升温脱附 (NH_3-TPD) | 第57页 |
2.4.7 H_2程序升温还原 (H_2-TPR) | 第57页 |
2.4.8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分析(DRIFT) | 第57-58页 |
2.4.9 晶体形貌分析 (SEM、TEM) | 第58-59页 |
第三章 制备条件及方法对Ce-M-SbO_x(M=W,Nb,Ta)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59-69页 |
3.1 引言 | 第5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9-60页 |
3.2.2 催化剂脱硝性能测试 | 第6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0-67页 |
3.3.1 Ce-M-SbO_x组分的选择 | 第60-63页 |
3.3.2 焙烧温度对Ce-M-SbO_x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63-65页 |
3.3.3 不同制备方法对Ce-M-SbO_x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65-6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第四章 Ce_3W_2SbO_x的制备及其脱硝性能研究 | 第69-93页 |
4.1 引言 | 第6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69-70页 |
4.2.2 催化剂脱硝性能测试 | 第70页 |
4.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7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0-88页 |
4.3.1 催化剂脱硝活性测试 | 第70-71页 |
4.3.2 操作条件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71-75页 |
4.3.3 催化剂表征 | 第75-83页 |
4.3.4 In-situ DRIFTS | 第83-87页 |
4.3.5 Ce_3W_2SbO_x(固体沉淀法)脱硝反应机理研究 | 第87-8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第五章 Ce_3Nb_3SbO_x的制备及其脱硝性能研究 | 第93-115页 |
5.1 引言 | 第93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3-94页 |
5.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93页 |
5.2.2 催化剂脱硝性能测试 | 第93-94页 |
5.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9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4-111页 |
5.3.1 催化剂脱硝活性测试 | 第94-95页 |
5.3.2 操作条件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95-99页 |
5.3.3 催化剂表征 | 第99-105页 |
5.3.4 In-situ DRIFTS | 第105-110页 |
5.3.5 Ce_3Nb_3SbO_x(水热法)脱硝反应机理研究 | 第110-11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第六章 Ce_3Ta_3SbO_x的制备及其脱硝性能研究 | 第115-137页 |
6.1 引言 | 第115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15-116页 |
6.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15-116页 |
6.2.2 催化剂脱硝性能测试 | 第116页 |
6.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16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16-132页 |
6.3.1 催化剂脱硝活性测试 | 第116-117页 |
6.3.2 操作条件对脱硝性能的影响 | 第117-121页 |
6.3.3 催化剂表征 | 第121-127页 |
6.3.4 In-situ DRIFTS | 第127-131页 |
6.3.5 Ce_3Ta_3SbO_x (均相沉淀法)脱硝反应机理研究 | 第131-13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133-137页 |
第七章 介孔TiO_2或活性焦负载Ce-M-SbO_x脱硝性能研究 | 第137-163页 |
7.1 引言 | 第137页 |
7.2 实验部分 | 第137-138页 |
7.2.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37-138页 |
7.2.2 催化剂脱硝性能测试 | 第138页 |
7.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138页 |
7.3 结果与讨论 | 第138-159页 |
7.3.1 Ce-M-SbO_x/TiO_2脱硝性能及其表面结构特性研究 | 第138-145页 |
7.3.2 Ce-M-SbO_x/TiO_2的优选 | 第145-146页 |
7.3.3 Ce_3W_2SbO_x/TiO_2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 第146-149页 |
7.3.4 以活性焦为载体的Ce_3W_2SbO_x/NPAC脱硝性能研究 | 第149-159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159-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63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63-169页 |
8.1 主要结论 | 第163-165页 |
8.2 创新点 | 第165-166页 |
8.3 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和展望 | 第166-169页 |
致谢 | 第169-171页 |
学术成果 | 第171-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