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潘天寿的美术教育思想对我国小学中国画教学的启示
| 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一)研究意义 | 第9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 一、小学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 第10-25页 |
| (一)小学中国画教学的现状 | 第10-23页 |
| 1、湖北地区小学中国画教学学生问卷分析 | 第10-15页 |
| 2、湖北省小学中国画教学现状之教师问卷分析 | 第15-20页 |
| 3、对小学美术教材的分析(以人教版为例) | 第20-23页 |
| (二)小学中国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 1、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问题 | 第23-24页 |
| 2、学校的学习环境的问题 | 第24-25页 |
| 3、美术教材中的问题(以人教版为例) | 第25页 |
| 二、潘天寿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 | 第25-29页 |
| (一)萌芽期 | 第25-26页 |
| (二)形成期 | 第26-28页 |
| (三)成熟期 | 第28-29页 |
| 三、潘天寿的美术教育思想 | 第29-35页 |
| (一)人格教育观 | 第29-30页 |
| (二)全面发展教育观 | 第30-32页 |
| (三)民族传承发展观 | 第32-33页 |
| (四)独立创新教育观 | 第33-35页 |
| 四、潘天寿的美术教育思想对小学中国画教学的启示 | 第35-47页 |
| (一)促进学生人格成长的国画教学 | 第35-37页 |
| 1、在绘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 第35-36页 |
| 2、在绘画中引发学生的哲学思考 | 第36-37页 |
| (二)国画教学与古诗、书法、篆刻相结合 | 第37-41页 |
| 1、国画与古诗结合 | 第37-38页 |
| 2、国画与书法结合 | 第38-39页 |
| 3、国画与篆刻结合 | 第39-41页 |
| (三)国画教学与民族传统艺术相结合 | 第41-43页 |
| 1、坚持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 | 第41-42页 |
| 2、坚持中国画传统技艺的传承 | 第42-43页 |
| (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趣味教学 | 第43-47页 |
| 1、激发小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 第44-45页 |
| (1)在写生活动中体验笔墨的乐趣 | 第44页 |
| (2)在评价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44-45页 |
| 2、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 | 第45-47页 |
| (1)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尝试水墨晕染的表现方法 | 第45页 |
| (2)引导学生利用彩墨进行创作 | 第45-47页 |
| 结论 | 第47-49页 |
| (一)总结 | 第47页 |
| (二)不足之处 | 第47-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 附录 | 第50-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