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引言第10-15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第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第11-13页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第13-15页
第2章 再生制动系统概述第15-22页
    2.1 再生制动系统原理第15-16页
    2.2 再生制动系统结构第16-19页
    2.3 再生制动影响因素第19-20页
    2.4 再生制动评价指标第20-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动力电池SOC估计第22-33页
    3.1 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SOC原理第22-26页
        3.1.1 SOC估计模型的建立第22-23页
        3.1.2 SOC估计模型参数辨识第23页
        3.1.3 扩展卡尔曼滤波过程分析第23-25页
        3.1.4 观测方程误差分析第25页
        3.1.5 扩展卡尔曼滤波过程改进第25-26页
    3.2 基于模糊控制的扩展卡尔曼滤波SOC估计第26-28页
    3.3 电池SOC仿真与实验分析第28-32页
        3.3.1 仿真分析第28-31页
        3.3.2 实验结果分析第31-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4章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研究第33-49页
    4.1 基于ECE法规和I曲线的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第33-41页
        4.1.1 典型的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第33-34页
        4.1.2 纯电动汽车制动力分配要求第34-35页
        4.1.3 电机再生制动力制约条件第35-37页
        4.1.4 基于ECE法规和I曲线的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策略第37-41页
    4.2 再生制动充电策略设计第41-46页
        4.2.1 动力锂电池充电特性第41-42页
        4.2.2 蓄电池充电原理第42-44页
        4.2.3 再生制动理想充电电流控制策略第44-46页
    4.3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第46-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纯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第49-59页
    5.1 纯电动汽车各系统模型的建立第49-52页
        5.1.1 整车动力学模型第50-51页
        5.1.2 电机/控制器模型第51-52页
    5.2 基于ADVISOR2002软件的二次开发第52-55页
        5.2.1 蓄电池仿真模型第52-53页
        5.2.2 纯电动汽车再生制动分层协调控制策略第53-55页
    5.3 仿真与分析第55-58页
        5.3.1 仿真数据与工况的选择第55-56页
        5.3.2 仿真结果分析第56-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6.1 全文总结第59-60页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60页
    6.3 展望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对等视域下的英语人物传记汉译策略--以Thomas Jefferson: Author of America汉译为例
下一篇:目的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以《西德妮之歌》的汉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