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法查明实践的新发展及其完善--基于我国法院案例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我国外国法查明实践的新发展 | 第12-25页 |
第一节 外国法查明责任的主体 | 第13-16页 |
一、2011 年《适用法》施行前的责任主体 | 第13-14页 |
二、2011 年《适用法》施行后的责任主体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外国法查明的途径 | 第16-19页 |
一、2011 年《适用法》施行前的主要途径 | 第16-17页 |
二、2011 年《适用法》施行后的主要途径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外国法内容的认定 | 第19-22页 |
一、2011 年《适用法》施行前的做法 | 第19-20页 |
二、2011 年《适用法》施行后的做法 | 第20-22页 |
第四节“外国法无法查明”问题 | 第22-25页 |
一、2011 年《适用法》施行前的做法 | 第22-23页 |
二、2011 年《适用法》施行后的做法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我国法院在查明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分析 | 第25-35页 |
第一节 外国法查明途径运用不充分 | 第25-26页 |
一、法院习惯于利用“由当事人提供”这一途径 | 第25页 |
二、“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比较快捷 | 第25-26页 |
三、缺乏外交和司法协助等查明途径的完善机制 | 第26页 |
第二节 外国法内容认定标准不统一 | 第26-29页 |
一、同类案件的辅助性法律证明缺乏统一认定标准 | 第26-27页 |
二、同类案件的中外法律专家意见缺乏统一认定标准 | 第27-28页 |
三、同类案件的外国法律专家的资格缺乏统一认定标准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外国法实际适用的比例偏低 | 第29-35页 |
一、近五年涉外案件实际适用外国法律情况统计 | 第29-33页 |
二、实际适用外国法比例偏低的原因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完善我国外国法查明相关制度的建议 | 第35-45页 |
第一节 完善我国外国法查明的责任和途径 | 第35-39页 |
一、外国法查明主体责任的完善 | 第35-36页 |
二、外国法查明途径的完善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完善外国法内容的认定与适用 | 第39-42页 |
一、完善外国法内容的认定程序和标准 | 第39-40页 |
二、完善外国法内容的适用制度 | 第40-42页 |
第三节 建立“外国法无法查明”的审查和监督制度 | 第42-45页 |
一、建立“外国法无法查明”问题的审查制度 | 第42-43页 |
二、建立“外国法无法查明”的监督制度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