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4-22页 |
1.1 超分子化学与环糊精概述 | 第14-15页 |
1.2 环糊精与高分子组装(准)聚轮烷的影响因素 | 第15-17页 |
1.2.1 主客体分子尺寸匹配 | 第15-16页 |
1.2.2 反应温度 | 第16页 |
1.2.3 pH值 | 第16-17页 |
1.2.4 反应溶剂的选择 | 第17页 |
1.3 环糊精(准)聚轮烷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1 生物医药载体 | 第17页 |
1.3.2 DNA切割剂 | 第17-18页 |
1.3.3 构筑分子机器 | 第18页 |
1.3.4 超分子水凝胶 | 第18页 |
1.4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1.5 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9-22页 |
第2章 改性 β-环糊精聚轮烷的制备及表征 | 第22-30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3-27页 |
2.1.1 仪器及试剂 | 第23-24页 |
2.1.2 改性 β-环糊精(6-OTs-β-CD)的制备 | 第24-25页 |
2.1.3 改性 β-环糊精准聚轮烷的制备 | 第25-26页 |
2.1.4 改性 β-环糊精聚轮烷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7-29页 |
2.2.1 改性 β-CD聚轮烷的红外表征 | 第27-28页 |
2.2.2 改性 β-CD聚轮烷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 第28页 |
2.2.3 元素分析 | 第28-29页 |
2.3 结论 | 第29-30页 |
第3章 改性β-环糊精聚轮烷对钍(IV)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30-49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3.1.1 仪器及试剂 | 第30-31页 |
3.1.2 钍(IV)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32页 |
3.1.3 钍(IV)的吸附研究 | 第32页 |
3.2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 第32-37页 |
3.2.1 响应面法简述 | 第32-33页 |
3.2.2 试验因素的筛选及水平值范围的确定 | 第33页 |
3.2.3 响应曲面试验设计 | 第33-34页 |
3.2.4 BBD优化实验 | 第34-37页 |
3.3 响应结果分析与模型验证 | 第37-41页 |
3.3.1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ANOVA) | 第37-38页 |
3.3.2 响应曲面分析 | 第38-40页 |
3.3.3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0-41页 |
3.3.4 模型验证 | 第41页 |
3.4 等温吸附模型研究及热力学模型研究 | 第41-46页 |
3.4.1 等温吸附模型理论 | 第41-42页 |
3.4.2 钍(IV)等温吸附模型研究 | 第42-44页 |
3.4.3 吸附热力学模型研究 | 第44-46页 |
3.5 结论 | 第46-49页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4.1 总结 | 第49页 |
4.2 展望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1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1-63页 |
基金支持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